从来没有哪一个女人,在生前和身后,依然是人们谈论的焦点。
林徽因是一个例外。
音乐人高晓松曾表示:想筹拍《林徽因传》,剧本都写好了,可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女士读了之后,却表示不同意筹拍。
梁再冰表示:不想剧本里出现徐志摩和金岳霖。
高晓松表示:那有什么可拍的呢?
关于林徽因,难道真的就只有情感八卦可以说吗?
当然不是。
年,林徽因游学欧洲时,受女房东的影响,她定下了自己的事业方向——建筑。
关于这一人生抉择,儿子梁从诫回忆道:“母亲爱文学,但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往往是灵感来时才欣然命笔,更不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对于古建筑,她却和父亲一样,一开始就是当作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的。”
当林徽因告诉梁思成自己准备以后学习建筑时,梁思成很吃惊,他无法将眼前的林徽因与建筑联系起来。
可林徽因不是说说而已。
她研习建筑,亲做设计,而且不惧艰苦。
从年开始,为了收集古建筑的第一手资料,林徽因与梁思成,和同事一起,开始了对古建筑的考察工作。
他们走过15个省,多个县,考察测绘了多处古建筑,发现了许多可以远溯唐宋的建筑。
此时的林徽因,不是北京家中那个优雅的太太,而是登高爬下,测绘古建筑,俨然一个乡间妇女。
她在河北正定的开元寺钟楼上做测量、她在山西五台山上,专注地用尺子测量着数据,俨然一个严谨的学者。
对于中国的古建筑,她一直怀着崇敬的心。
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五台山上,寻访古庙佛光寺,发现了已知尚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
对着大殿角落中本庙施主“女弟子宁公遇”端庄美丽的塑像,林徽因怀着崇敬的心情,她说:当时恨不能也为自己塑一尊像,让“女弟子林徽因”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朝妇女,在肃穆中再盘腿坐上他一千年!
考察中的林徽因显得瘦削疲劳,却依然无法掩饰她的美丽。
专注的人最美丽,专注事业的女人更美丽。
避难李庄时,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忍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在灰暗的煤油灯下,和梁思成完成了英文版和中文版的《国像中国建筑史》的图、文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她又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参加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
有人不愿称林徽因为名媛。
在许多人印象中,名媛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只知交际的女子。而林徽因不是,她是真正的艺术家。
林徽因临终前,为什么非要见张幼仪?只因林徽因有个“小秘密”
林徽因与张幼仪的生活本来没有任何交集,可是因为徐志摩,让她们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婚姻,是徐志摩父母包办的,所以徐志摩一直就不满意,他也从始至终没有真正爱过张幼仪。林徽因则是徐志摩第一个喜欢的女子,林徽因与徐志摩在欧洲留学时,曾发生过一段浪漫的爱情。
照这样看,林徽因应该是破坏张幼仪家庭的那个人,如果不是当初徐志摩喜欢上了她,也不会与张幼仪离婚。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没有林徽因,徐志摩也会和张幼仪离婚,因为他心里没有张幼仪,后来林徽因不是选择离开徐志摩了吗,但是徐志摩还是没有回到张幼仪身边,而是去找了陆小曼。
可是林徽因在徐志摩去世后,竟然有一次要求见张幼仪,张幼仪也答应了,这是林徽因与张幼仪两个人,一生中唯一一次见面。医院临终时见的,在后来张幼仪的自传《小脚与西服》中,有提到过这一段。可是对于林徽因为什么要见张幼仪,很多人不能理解,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不管怎么说,林徽因也是当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的直接推动者,如果没有她,至少徐志摩不会那么早抛弃张幼仪。所以林徽因心中是有些愧疚的,当时张幼仪与林徽因见面后,林徽因也当面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林徽因不想让张幼仪记恨自己,所以她想要见一见张幼仪。
而且,林徽因自始至终也没能忘了徐志摩,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替他整理出版他的书籍。而张幼仪又是徐志摩的前妻,所谓爱屋及乌,林徽因既然那么爱徐志摩,那么他肯定也不想让徐志摩的妻儿生活困难,所以林徽因见张幼仪的另一个目的,或许就是想看看她们过得好不好。以及,据张幼仪回忆说,当时林徽因还很想见到儿子啊欢,因为啊欢和徐志摩很像。或许,这就是林徽因的小秘密吧
其实,林徽因和张幼仪都是大度的人,他们是不会因为喜欢上同一个男人,而记恨对方的。
很多民国才女,或爱得热烈,或爱得纯朴。
她们的爱情执著而绝决,如张爱玲,如蒋碧微,如萧红。这些才女们并不是不聪明,她们身上绝不乏智慧。
可她们在爱情中,却总是笨拙地伤到自己。或许,正因为她们对爱的顽强执著,太过锋利,生生割断她们情感中那根聪慧的弦,以至于遍体鳞伤。
但林徽因的感情,却是民国才女中少有的例外。
她是真的聪明,知道浪漫和痴狂,根本无法支撑起柴米油盐的琐碎,也无法抚平漫长岁月厮守的褶皱与尘埃;所以以流水般灵活而柔软的方式,避开了执著的锋刃,在风花雪月的迷阵中,全身而退。
这份选择有着世俗的利弊抉择;但这份清醒和透彻,却值得每个为情所困的人学习。
滚滚红尘,尽是数不清的爱恨纠缠;可很多时候,得到不如释然,拥有不如怀念…
最后也希望大家,在不尽人意的困局中,拥有抽身而去的勇气和决然。
林徽因离去,留给这个世界的不该只是那些以讹传讹的花边绯闻,真正值得人们再次阅读的,是她的才情、她的事业、她的生命力,包括她真实的感情生活。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是古建筑下的微草,是战火纷飞中的晚霞,是病卧李庄的钟声,是古城墙下的落花,半点诗意、半点诗意,最后还存有一分理想。
民国尘封的往事里,永远留下了林徽因挥之不去的才华和美丽,如那颗最亮的星星,永远在星空中闪耀,成为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杭州的西湖之畔,人们为林徽因雕了一尊塑像,上面镌刻着: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这就是林徽因文章中的句子,用在她身上,真是无与伦比的好!
了解和纪念林徽因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她的作品、书信,从中感受她的美丽和过往。
风华绝代的女士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是我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更是作家和诗人。
现在我们想了解她的才情诗意,不妨阅读一下林徽因文集,一套三本包括《你是那人间四月天》、《爱上一座城》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精选了她历年作品中有代表性的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可以很好地了解她创作时的心境与感悟,尤其是书信,涵盖了她从留学开始到晚年时代的人际交往,从中也可以一窥她与梁思成、金岳霖的交往相处之道,了解三人之间互相成全的爱情。
《爱上一座城》则收录了林徽因在建筑、美术方面的论著,注释详尽校勘严谨,作为我国首位女性建筑学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发展和城市规划进行了研究分析,内容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建筑之美,就算是对建筑不懂的小白,读来也别具风味兴致盎然,更可通过大家讲述提高自己审美。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收集了林徽因所有的作品,生动展现了林徽因传奇一生,她的才华、性格、信仰、事业和苦难,她美丽外表之下的坎坷经历以及灿烂与辉煌,都在书中详细记录。
林徽因文集全套三册,走近民国一代才女,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AX34林徽因文集3册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