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建最辉煌的阶段,由于土木建筑的特性,保留至今的实物非常少。近期,四川安岳县一龛唐代建筑窟檐被发现,且斗栱中有补间三朵。
按此前曾在沪展出的《中兴瑞应图》可知,补间三朵到南宋才出现,安岳此龛的补间三朵斗拱将此历史提前了多年。
安岳唐代斗拱窟檐摄影:傅盛为研究唐代建筑,年时梁思成曾带领营造学社成员在四川地区寻访唐代古建、石窟中的建筑窟檐,却未能如愿,对此他曾写道:“我们对于唐末五代以上木构建筑形象方面的知识是异常贫乏的。晋魏齐隋,主要是云冈、天龙山、南北响堂山诸石窟的窟檐和浮雕,到了唐代,砖塔虽渐多,但是如云冈、天龙山、响堂诸山的窟檐却没有了……”梁思成心心念念想寻找的唐代石窟窟檐,是近现代考古和建筑学家们用以研究和复原古建的“密码”,相对壁画描绘的二维建筑,石窟窟檐更像三维模型,写实度高,细节更严谨可靠。但由于石仿木建筑雕刻难度大,不但需工匠有高超的石刻技艺,也要对建筑法则有相当造诣,且斗栱雕刻环环相扣,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所以在中国几千处石窟中,遗存带斗栱的仿木建筑形象凤毛麟角。
目前仿木斗拱窟檐,仅见于云冈、龙门和天龙山石窟,他们反映的均为北朝建筑。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留存至今的殿堂窟檐和屋形龛,有庑殿式和歇山式两种,均为单檐,共计有于孝昌三年()开凿的皇甫公窟、北魏末年的唐字洞、汴州洞,北魏正始年间(—)的古阳洞窟顶西北隅庑殿顶屋形龛、公元年的古阳洞北壁杨大眼造像龛等13个洞窟或造像龛。另有石塔数座也有反映北魏木构建筑。
太原天龙山北齐第十六窟前的仿木结构前廊是唯一现存的北齐建筑实例。
安岳斗拱细节摄影:傅盛笔者在四川安岳县发现一龛唐代建筑窟檐。这是一处未被现代妆彩和破坏的小型石窟寺,共4龛,均为矩形双层窟,内容为二教题材,造像还保留着清代的矿物质妆彩。在2号窟佛道二教龛的内窟龛楣上,发现一座石雕的单檐歇山顶式寺观大殿,根据风格和服饰判断应为唐中晚期作品。窟檐雕凿出仿木斗栱,做工细致,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唐代建筑及斗栱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且斗栱中的补间三朵按龙美术馆展出的《中兴瑞应图》可知,应到南宋才出现,安岳此龛的补间三朵斗拱将此历史提前了多年,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安岳唐代建筑复原图制图:櫼栌落此龛窟檐形象为唐代一开间寺观大殿形象:歇山顶,收山明显,翼角较为平缓,角梁起翘角度小;正脊、垂脊、戗脊较高且断面厚实,屋脊两端装饰着比例较大的鸱吻,早期特征明显;檐下斗栱层为五铺作双杪无令拱,第二跳跳头直承撩檐枋,斗拱相对细小,补间三朵,攒起的斗栱营造出华丽的视觉效果。柱式为沿袭自北朝的抹楞方柱,由下到上逐渐收分,左柱下刻一穿明光铠甲叉腰而立、左手持长剑的道教护法神将,右柱下为上身袒露,肌肉隆起,腰束短裙,右手握拳上举立于山石上的金刚力士,庄重威严。殿内正壁刻二主尊,均双手于腹部捧物,结跏趺坐于束腰悬裳座上,头后有火焰形头光。左侧天尊,内着交领内衣,胸前系带打节,外罩双领下垂大衣,高31cm。右为高30cm的释迦摩尼,内着僧祇支,外披双肩下垂式袈裟。天尊左侧有一身着裲裆头戴芙蓉冠,双手捧笏于胸前的胁侍,龛门内侧立一身着华丽璎珞的女真站于莲台,双手下垂,右手似拿有一法器;释迦右侧站立一着袈裟,双手合十的弟子,龛门内侧也立一头戴宝冠,璎珞满身有帛带绕身的菩萨跣足立于莲台,右手下垂似提净瓶。
以两主尊头部间的三头阿修罗为界,左壁为双手合十于胸前的道教六真人,右壁上方刻余天龙七部,呈对称排列的半身像。该龛造像头部均不存或残损风化,从修补痕迹判断应是清代前便已残损,后曾用木棍和黄泥进行过补塑。
安岳唐代建筑复原图制图:櫼栌落大殿窟檐外,右壁上方分三排刻有九尊高18cm的莲台坐佛,下为三尊供养人像,似女性。右壁上方仅存三尊女立像,经风雨侵蚀现已无法细辨。这龛造像道释同堂,40多尊造像安排于不到2米的大殿空间内,精巧紧凑,又主次分明,除去珍贵的斗拱窟檐建筑,两教的服饰也具研究价值。
此龛窟檐的仿木建筑形象由柱列层-铺作层(斗栱层)-屋顶层这三层构成,其中斗栱层尚清晰,可以看出为五铺作双杪无令拱偷心造,按照四川唐代建筑雕刻形象惯例,第二跳跳头应该承撩檐枋,在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斗栱形象有正定开元寺钟楼(唐代木构,官方年代为晚唐,但实际年代可能更早)、赣州大宝光塔(晚唐石塔),炳灵寺第三窟石塔(盛唐)。
上述三处斗栱都是单栱扶壁,而这处安岳建筑雕刻却是重栱扶壁,重栱扶壁最早见于北朝,北魏平城石椁,如史君墓石椁上面就已出现,唐代建筑形象也偶见,但非主流做法,目前所留下来的唐代,包括五代在内的木构实物均没有重栱扶壁的。安岳此龛石构所使用的重栱扶壁,也和北朝形式不太一样,北朝补间用重栱扶壁但不出跳,而安岳的重栱扶壁已开始配合补间出跳,这已是宋代之后的主流做法。
安岳唐代斗拱复原及特色櫼栌落制图从山西华北地区北宋中前期建筑看,都还比较固守晚唐五代以来的模式,以单栱扶壁、无补间出跳为主,但《营造法式》一出,宋金开始,重栱扶壁、补间、柱头均质化做法逐步占据了主流。安岳这处石刻也是多补间,补间三朵,建筑史上一般认为补间三朵的出现至少要到元代,如元初武义延福寺大殿,《营造法式》以心间补间两朵为定式,并无三朵规定,但检索文献,南宋径山寺法堂据记载,其心间就有三朵补间了,所以至迟南宋已出现了补间三朵,安岳这龛建筑形象所对应的发展程度,体现的是其他地区在宋金及之后的水平,看起来技术很超前,从朵当间距排布来看,应还是较真实反映木构的,朵当的不均,可能也真实反映了椽架结构关系。安岳新发现的这处唐代建筑窟檐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建筑形象补间三朵,补间、柱头已外观趋同,二是重栱扶壁并补间坐阑额出跳,斗栱层的叠枋结构解体,重栱扶壁配合出跳运用的比较娴熟,斗栱分攒的趋势明显,这些特征要到宋代才在华北地区流行,江南地区发展也比北方快,这些特征大致晚唐五代也出现了,但补间囿于心间开间大小,江南也未有像安岳此窟所展示的达到三朵之多的。由此可以看出,四川唐代建筑发展水平比想象的要更快,引领了当时中国建筑的潮流。
在云南大理的石钟山石窟中,5号窟刻于南诏末(相当于唐末)的维摩诘经变图龛也有类似于安岳2号窟的斗拱建筑,也是补间三朵,但石钟山5号龛为单层龛,且斗拱建筑是个帐龛,无屋顶,是个室内的神龛,所以不能和建筑对等,只能算用斗拱装饰的“家具”。
所以,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可确定,安岳此窟的建筑窟檐,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唐代时期,带斗拱的仿木石质窟檐建筑的唯一实物,也填补了唐代建筑的空白,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学术价值。
安岳唐窟复原推测图櫼栌落制图链接:补间铺作:即清式“平身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之上的斗栱。
补间三朵的意义:一般来说,唐代建筑尚处于“豪劲期”,斗栱相对后世较为硕大,虽已出现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的区分,但是补间铺作一般仅一朵。在唐代初期,由于经常使用单栱素枋交替扶壁的结构,扶壁层较为单薄,故补间不出跳,或只作隐栱,盛唐之后,单朵而出跳的补间逐渐流行开来,同时在平座铺作上开始使用与柱头铺作同质化的补间铺作,藉以分担平座上的荷载。终唐一朝,补间铺作主流上仍只停留在佛光寺东大殿的程度,北方如山西甚至宋金时期大量建筑也沿袭了唐代补间一朵的做法。理论上,补间铺作越多,越有利于分散上部屋架荷载,在有下昂,或者补间里转传跳至椽底的情况下,更是对内外荷载的平衡极为有利,北方很多补间仅一朵的建筑,如晋祠圣母殿、崇福寺弥陀殿,在修缮之前都能看到阑额及以上纵架显著的下弯变形,说明补间一朵的情况下荷载在开间中部较为集中,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形甚至破坏,而多补间特别是补间三朵的情况下,建筑如金华天宁寺大殿、延福寺大殿则极少出现阑额以上结构变形的情况。安岳新发现的这座唐代窟檐补间达到了三朵,就超前的认识到补间对纵架荷载的分散作用,是一种合理的结构改进,由于这座窟檐表现的建筑为单开间,中间又要容纳为数众多的佛道造像,所以如果是真实的建筑,开间一般较大,达到二丈也是有可能的,在此情况下,就对柱缝纵架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补间增加为三朵也是顺应需求变化的。直到在元代时期的江南,补间三朵才逐渐成为成熟的铺作设计手法,并普遍重视补间的结构作用,安岳此处唐代窟檐表现出的成熟的补间三朵设计,至少领先其他地区余年,是中国古建史上极为可贵的设计探索。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