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居,依泉而活。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拥有“七十二名泉”,因此冠以“泉城”之美誉。从刘凤诰《咏大明湖》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句里不难发现,“山”在济南人心中的位置和分量更与一座城相较。
因山而起,临水而兴。济南人离不开泉,更离不开山。众多游客、外国人也正因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这三大名胜而认识济南、走进济南。
管山治山,还山于民、还绿于民,对于济南来说任务艰巨,但从未停歇。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是泉城特色风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俯视泉城和远眺“齐烟九点”的制高点。如何更加突出千佛山在打造“山、泉、湖、河、城”特色风貌格局中的核心作用,为市民打造山城一体的共享开放空间?年1月,济南市将“实施千佛山北广场(即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项目)和佛慧山开元寺入口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写入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有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目前,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项目征收程序正依法有序开展,征收完成后,建设千佛山北广场生态景观,未来将塑造成沿经十路“山色入城的窗口”。此外,佛慧山开元寺入口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改造接近尾声,依山就势的自然生态景观初现。
建设“生态济南”,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济南市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
“山”,是泉城特色风貌的重要标志。然而,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项目征收范围内的高楼和楼群影响了现有城市轴线及观山视廊。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项目是千佛山周边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沿经十路“山色入城窗口”的重要措施。征收项目完成后,打造千佛山北广场生态景观项目,规划范围北至经十路、南至经十一路、东至历山路、西至千佛山路,是山望城、城望山的过渡区域。项目的实施将统筹地块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强化千佛山在泉城特色风貌带上的核心节点作用,串联英雄山、省体育中心、泉城公园、千佛山等重要公共景观节点,构成区域特色景观廊道,打通城市与自然的窗口,保护观山揽城的视廊空间,将城市重要景观资源归还市民大众,引山入城,还山于民、还绿于民。
多年来,济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用“绣花功夫”建设城市,用“工笔技法”治理城市,实现城市市容整洁有序,生活交通便利安全,公共空间明显增加,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特色魅力充分彰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城市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不断提高。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项目是济南市委、市政府用“绣花功夫”、“工笔技法”提升城市品质的生动实践。目前,千佛山周边缺乏合适的观山广场与市民集散空间。为切实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有关方面将尽可能增大绿化,将地上部分主要功能转化为绿地与广场用地,打造集景观游赏、服务体验、文化输出、城市形象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广场景观,真正形成山城一体的千佛山北广场城市共享开放空间。
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之基石、民生改善之要义、经济振兴之命脉。随着3月26日轨道交通2号线的正式通车运营,济南实现了轨道交通从单一路线运营到纵横运营成网的重大跨越,地铁从此进入“换乘时代”。要想充分发挥地铁作用,必须进一步织密地铁线网。沿经十路走行、贯穿城区东西的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是市民最期盼、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