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他凭什么可以和苏东坡并称ldquo苏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2/5/17
提示:点击上方"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昨天咱们聊到黄庭坚在进入馆阁后,久久地未能得到升迁,这中间或有党争的因素,但也不能说没有他自身的原因。

我们已经知道了,黄庭坚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有才华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恃才傲物,他也不例外。

比如他跟赵挺之(也就是李清照的公公)在一处办公,赵久仰他的大名,一开始对他还是很敬重的,可他总是毫无顾忌、不分场合地嘲笑赵说话的口音,还老说他文才平平,所以赵就不愿跟他来往了;当时,他还有位同事叫顾子敦,此人和苏轼也是好朋友,也被他戏耍的不轻。顾身材魁梧,夏日午休,爱光着膀子躺在一把竹椅上,小睡一会儿。黄见了就经常趁其熟睡,在他的肚子上涂鸦。顾每以为苦,只好改为伏在案上小睡。这天,他醒来后,发现胸腹间无字,不由笑道:“黄九,这下你奈何不了我了吧。”谁知他回家后,脱下衣服,便见夫人一脸惊奇地盯着他的后背。原来,黄庭坚竟在他背上用俚语写了一首小诗。他总是这样捉弄别人,当然在有升职机会时,别人也就不会说他的好话了。

不久,苏轼因目睹旧党中的一些人刚一翻身,就开始大贪特贪,且在对新党人物的打击上,也是不择手段,他不愿与这些人为伍,于是,就自请外调了。就这样,元佑四年(年),苏轼又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为杭州知州。苏轼一走,黄庭坚在朝中没了靠山,升迁之事,就更无从说起了。

也是在这一年,黄庭坚的母亲生了重病。黄庭坚是个大孝子,《二十四孝》中的“涤亲溺器”(每天给母亲刷马桶)讲的就是他。母亲病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他就衣不解带地照顾了母亲一年,直到母亲去世。丁忧期间也都是在母亲的坟边筑室而居,还哀伤得生了一场大病。

丁忧期满,黄庭坚回到朝中,本应官复原职,但他原来的职位起居舍人已经有人干了,也不能他一回来,就把正干着人赶走不是,所以就任命了他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院编修。秘书丞和国史院编修之前我们都已介绍过了,那这个“提点明道宫”又是个什么官呢?宋朝,尤其是北宋,比较崇尚道教,于是就修扩建了很多道场(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道教的道场有两种,一种是“观”,一种是“宫”,区别在于,“观”是民间建造的,而“宫”则是由朝廷,也就是皇帝下诏修建的,又或是经过皇封的道观),明道宫是建在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的一座道宫,其规模可想而知。凡“宫”一般都置有使、副使、判官、判举、提点、都监和管勾等官。这些官又被统称为宫观官,也叫祠禄官,但与其说是官,却不如说是一种福利——因为这些官都是干拿俸禄,而不需要做任何事的。宋朝官员无论文武都是七十致仕,但要是不到七十,由于身体原因,实在干不动了,怎么办?五品以下,只要不批准你辞官,那你就是干不动了也得干;五品以上,则可以“乞词”,就是向朝廷申请转任宫观官,朝廷为示对这些官员的优待,一般都会批准。具体到黄庭坚,既不到致仕的年龄,身体也还行,怎么就让他“提点明道宫”了呢?这是因为当初王安石变法时,曾以宫观官安置了一大批保守派官员。于是,授予宫观官就成了一种对一些无岗五品以上官员的安抚手段。黄的职级是从五品的秘书丞,但他的具体工作是国史院编修,国史院编修是正八品,这中间差着好多级呢,于是,作为补差,就给他补了这么一个宫观官。这种降级使用,本已让黄庭坚感到很委屈了,可他万没想到的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很快又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元佑八年,高太后崩,哲宗亲政,起用了主张变法的章惇为相,他一上台,就将在司马光拜相时废掉的新法全都捡了回来,还对保守派官员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已经去世的司马光、吕公著都被褫夺了谥号,章甚至还建议,要把司马光和吕公著的尸首从坟墓里刨出来,让他们曝尸于荒野,还好哲宗没有答应。当时已经60岁的苏轼,又被贬到了惠州,苏轼的弟弟苏辙则被贬到了雷州,秦观也被贬到了横州,陈师道固穷于京师,贫病交加,但仍坚决不肯穿靠诬陷师友升官的赵挺之送来的皮衣,竟致冻病而亡……

黄庭坚亦被赶出了京师,出为宣州(今安徽当涂)知府。但章的一些党羽,仍认为这太便宜他了,于是,就在他到宣州没多久,又一纸公文把他调到了更加偏远的鄂州(今湖北鄂州)去任知州。之后,章又阴使蔡卞(蔡京之弟,也就是王安石的女婿,此人在整人方面,绝对是把好手)等人,对元佑以来(即保守派在台上的时候),大臣们的奏疏进行整理、分类。其实,就是想从中找出一些保守派官员的罪证,然后对他们加以迫害。于是,蔡卞就上了一道奏章,说之前国史馆编修的《神宗实录》有一千多条诬陷不实之辞,章又在一旁大敲边鼓,哲宗大怒,下令将参与过《实录》编修的官员,全部都找来,一个一个地审,如有问题,该贬官的贬官,该流放的流放,黄庭坚当然也在其中。

不过说真的,黄庭坚也和苏轼一样,是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当这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时,他尚能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圣旨下达时,其家人、朋友都认为他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皆惨然不安,而他却笑道:四海皆兄弟,凡有日月星宿处,无不可寄此一梦者。

时在袁州任萍乡令的他的大哥黄大临(字元明),在听说了弟弟的事后,竟辞官赶来,执意要陪他一起入川。于是,他们兄弟便一起“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单八盘、四十八渡”,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黔州(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

哥哥在把弟弟送到黔州后,又在黔州住了数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行,掩泪握手,为万里无相见期之别。”这份兄弟情深,也足以比肩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了吧。黄庭坚在黔州四年,寓居在摩山脚下的开元寺中,每天读书写字、赋诗填词,可谓毫无沮丧之态。时,川中有很多士子都很仰慕他的才华,经常会携自己写的诗文,来开元寺找他,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他也很愿意教他们。后来,由于来的人太多了,他便干脆办了一个讲堂,史载:“山谷与后生讲学,孜孜不倦,两川人士,争从之游。经公指授,下笔皆有可观。”而那些攻击黄庭坚的人,仍不想就此放过他,于是,就又找了个理由,把他改官到了条件更差的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黄自己虽能坦然面对这一切,但一年以后,当他的弟弟将他的家眷也送到黔州后,巨大的生活压力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了。一家人能在一起虽然好,但他的那点俸禄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于是。他只好带儿子在山上开了块荒地(这跟苏轼当年在黄州时,开了块地以补生活之用,也是极为相似的)。他在给秦观的信中,还说:“直是黔中一老农耳……先达有言‘老去自怜心尚在’者,若余则枯木寒灰,心亦不在矣。”

元符三年(年)正月,哲宗逝,因哲宗没有子嗣,于是,他的弟弟、时年只有19岁的端王赵佶(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就继承了皇位,是为徽宗。因当初在立谁为皇帝的问题上,章惇和蔡卞都是竭力反对拥立端王的,是以徽宗一即位后,就罢免了章、蔡等人,又起用了大批保守派官员。黄庭坚亦被任命为了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不久,又欲调他回京,出任吏部员外郎。但此时的他,已不愿再回京城任职,请为郡官,终被任命为了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知州。不料,上任仅九天又被罢免。原来,是他当初得罪过的赵挺之现在又当上了宰相。赵肯定是看他不顺眼,于是就公报私仇,罢了他官,还把他发配到了宜州(今广西宜州)。

当年,新党将黄发配到黔、戎二州,还是“安置”,这次可倒好,竟然变成了“羁管”,赵的这种做法,简直就是要置黄于死地。三年后,赵听说黄还未死,于是,又想把他流放到永州(今湖南永州),而黄此时,已经是油尽灯枯,在接到命令后,还未来得及动身,就一命呜呼了……

最后,我们再一起来欣赏黄庭坚作的几首很有名的诗吧——

《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双井茶送子瞻》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END

RECOMMEND推荐阅读

●BRTV诚信北京3·15晚会连办七届,今年首次聚焦网络诚信!

●再忆彭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彭士禄

●舞动的长城,认真的父亲!独家专访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

监制:孙成刚张彪翟涛编辑:董岩戴武动图:木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