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消息,泉州作为中国年唯一申报项目,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即日起,连载北京大学方拥教授撰文之《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
(《中国精致建筑》丛书)
方拥杨昌鸣撰文
三、整体的定型
今泉州开元寺占地近百亩,纵横两个方向的长度均多米。在南北轴线上,当初唐大殿和三门创建之时,主庭已经形成。这个方向的纵深发展是宋戒坛和元法堂的递次建成的,东西方向的范围则于唐末五代初双塔的创建之时界定的。主庭两侧形成宽大空间,随后创立的众多支院便设于其中。支院制度于元代被取消以后,其建筑保留下来,部分直至20世纪中期才被清除。
图3-1开元寺石香炉
(方拥摄影)
[位于拜庭中央,全高约3米。下部须弥座风格古拙,圭脚、壸门及仰覆莲花均圆浑饱满,似为唐宋遗物。上部香炉雕刻细腻但略显僵化,应为元明作品。上下二部分的石材也不相同。]
东塔于唐咸通元至六年(—年)由僧文称主持创建。此时距莲花道场的创建已近两个世纪,而会昌法难过去仅13年,建筑的重大发展标志着佛教力量的勃兴。
相对于大殿而言,东塔在开元寺中的位置是东南,即风水术中的巽位。一般说,风水术是道家思想的组成部分,在佛教深入汉化的过程中被吸收。巽位观念源出于华夏先民对地貌整体的认识,西北高,东南低。天然生成的不均衡感须借助于对某种高耸物的强调才可清除。局部环境应与地貌整体谐调,从而在建筑群的选址时,注重西北高东南低;在建筑单体的设置上,则反其道而行之。
图3-2开元寺镇国塔(东塔)
(兰巍摄影)
[镇国塔平面与仁寿塔基本相同,唯尺度略大。在仁寿塔成就之上,镇国塔将福建石塔建筑推至顶峰。由于中国石塔集中于福建,将镇国塔作为中国风格的最高杰作毫不过分。]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年),西塔始创,此时距东塔落成刚半个世纪。寺志记云:“西塔……四月朔至十二月晦日成,凡七级。”始创的双塔均为木构,东塔施工长达六年,西塔仅九个月而已。这表明,有关西塔的传说至少部分是真实的。据传王审知原计划在福州建塔,因故改变,将备好的材料运到泉州。大略估计,九个月只能是组装时间。
图3-3开元寺仁寿塔(西塔)
(周珂摄影)
[塔身八面满布浮雕,艺术价值极高。建筑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下二层补间铺作两朵,上三层一朵。比较镇国塔的做法,可见时代的发展。]
今存的福建古塔分为两大类型,闽南五层粗壮,闽东七层纤细。这一差别,看来早在唐末五代时已露端倪。
图3-4开元寺甘露戒坛南立面图
(测绘指导:郭湖生教授绘图:方拥、杨昌鸣、张十庆、余健、何勍等)
[戒坛立面带有高阁建筑的美感,四坡顶的下层与八角攒尖的上层有机结合,外形端庄而富于变化。明间面阔达7.5米,在闽南已知古建筑中可以称最。]
北宋天禧三年(年),戒坛在大殿北面落成,轴线建筑向纵深发展。史载这一年全国度僧多达二十三万,各地设戒坛共七十二处,泉州其一。
图3-5开元寺甘露戒坛剖面图
(测绘指导:郭湖生教授绘图:方拥、杨昌鸣、张十庆、余健、何勍等)
[戒坛的空间设计反映出信徒和佛菩萨空间的关联。结构处理非常巧妙,主次空间交接处加盖卷棚歇山顶,再以丁字脊过渡。图为20世纪70年代改建状,下层屋顶一分为二;90年代恢复,下二层合而为一。]
元至元二十二年(年),法堂在戒坛北面落成,轴线上的重要建筑终告完成。这一年发生了另外事件,据寺志记载,开元寺历五代十国而至宋,创立个支院,互不相属。至元乙酉年(年),寺僧奏请合各支院为一寺,后获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
图3-6开元寺元代赐额
(方拥摄影)
[额题“剌大开元万寿禅寺”。“开元寺”于唐代定名以后,历五代十国而至两宋,支院林立达区,皈宗不一。元至元二十二年(年),行省平章奏请合并支院,敕准赐额。至此,衰落中的佛教诸宗受到致命打击,禅宗一枝独秀。]
元代禅寺流行伽蓝七堂制。泉州开元寺在废除支院后,陆续建造的殿堂除法堂外,还有禅堂、檀越祠、伽蓝祠、寝堂等。究竟何为伽蓝七堂,学术界迄未定论,但从元代以后的禅寺实例来看,上述殿堂应当在内。
图3-7开元寺拜亭
(方拥摄影)
[拜亭位于中庭南端,与三门相连。古代每逢皇帝诞辰时,地方官员前来开元寺祝贺,山呼万岁。泉州多雨,特造此亭摆设香案,不误礼仪。又称拜圣亭、拜香亭。历代兴废,多与三门相同。]
伽蓝七堂中是否包含钟、鼓楼也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从福建沿海看,闽东有此设置,闽南则无。从全国范围看,早期佛寺中多以钟、经二楼对称布置,鼓楼取代经楼约从南宋开始,而钟、鼓二楼并置的推广则迟至明代中叶。泉州开元寺中早期曾设钟、经二楼,后圮未建。鼓楼从未建造,法鼓至今仍在大殿和戒坛内部使用。
(待续)
「连载」泉州开元寺:(一)从莲花道场开始
「连载」泉州开元寺:(二)寺院建筑的发展
转载自:《泉州开元寺》,方拥、杨昌鸣撰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年10月第一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