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EMPLE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年),初名莲花道场,至今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开元二十六年(年)更名开元寺。
现存主体建筑大多是崇祯年间(公元~年)大规模重修重建的。
寺内殿堂楼阁、廊坛院塔、布局严整、主从有序、宏伟壮观。主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而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
东翼有檀越祠、淮提禅院,俗称“小开元”。西翼有功德堂、尊胜院、桑莲古迹、水陆寺。
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宽阔的前庭院中,相距不到米,镇国、仁寿两座宋代石塔凌空挺立。这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孪偶相对的大石塔。乃我国古代石构建筑之瑰宝,泉州古城的标志。
02
TOWER
东西塔
开元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
东塔也称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年),初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南宋宝庆三年(公元年)易木为砖。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公元年-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
从内观来看,东塔的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每层修有楼梯,供游客上下。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
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从外观来看,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高2米、宽1米的武士、天王、金刚、罗汉、天神、佛弟子等浮雕造像,龛的两旁则刻服饰、姿态、武器、神态各异、个性鲜明、形态逼真,五层共80尊。
环塔身有檐廊,外有平座扶栏,游人可环塔远眺近瞩。塔顶有刹,刹尖高托澳金钢葫芦,映日闪闪发光。塔基上有须弥座,直径18.5米,周长60米,高1.50米,束腰部分用辉绿岩浮雕佛传图像40幅,雕工精细。
西塔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年),初7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年)改名仁寿。
绍兴二十五年(年)遭火灾,南宋淳熙年间(公元年-年)易为砖塔。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年-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先东塔十年而成。
西塔规制和东塔相同,略小于东塔,高45.06米(底层6.63米,二层6.79米,三层5.80米,四层5.65米,五层8.59米,塔刹8.29米,基座直径2.31米)。石雕工艺比东塔简朴,各层门、龛两旁也有雕像80尊,形态各异,线条粗犷,服饰单纯(大多为僧衣),须弥座束腰部分石刻都是花草禽兽。
泉州开元寺里的东西两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却仍屹然挺立,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显得更加生动、精致、珍贵,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资料来源:
《古建家园
泉州东西塔——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鎏金《杨晓利老师的博客
泉州东西塔——中国石塔之王》杨晓利
以上图片版权归属李顺林、厦门寺院展组委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扫码进入厦门传统建筑交流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