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经典开元寺镇国塔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2/4/20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授权申请原创

开元寺东塔,即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原为9层木塔。(一说为咸通6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5层木塔)。宋天禧年间(~)改为13层;绍兴年间(~)又易为7级砖砌。嘉熙2年()改建石塔,淳祐10年()建成,是全国石构空心最高宝塔。塔高48.27米,,第一层外围周长46.40米,第一层边长5.8米、周长46.4米、对角线长16米作基数,自二至四层,每层对角线长递减1米收分,第五层收分1.4米。这种比例收分,造成一种协和匀称的塔型,也大大增强塔身重心的稳定性。

塔頂有鐵香爐、銅寶蓋、鐵金銅葫蘆。塔為八角形,以鐵索鉤之,每層環轉,空洞外為八窗,各有龕,安石像一,兩壁翼以神像,外遶以簷廊,護以石欄。明萬曆三十二年(),東塔頂蓋折損,邑人詹仰庇修建。塔圍一十七丈二尺,高一十九丈三尺五寸,屹立在寺內,造型精美壯觀,後代不少文人題詠。

建築東西塔時,即將佛理注入其中。東塔代表東方娑婆世界,即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是充滿種種苦難,眾生罪孽深重,釋迦如來和諸大菩薩在這個世界上忍受勞累辛苦,施無畏,行慈悲,教化眾生,勸導世人皈依三寶,以脫離苦海。故東塔每一層的八個面壁上都嵌刻了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雕像,這些人物浮雕分別以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即五乘)為標準,自第一層至第五層,分別為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並按照人物之間性類相近,相應對稱的關係,兩個一對地排列在各層塔門和塔龕的兩旁,組成一對尊卑有序,系統分明的佛教人物關係圖,體現了東方娑婆世界的境界。這五層佛教人物浮雕排列如下:

第一層---人天乘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天龍八部中的四部眾神(龍眾、天眾、阿修羅、摩睺羅迦)和八大金剛等十六尊諸天神將。

第二層---聲聞乘十六羅漢,如賓頭盧、布袋和尚、降龍、伏虎等,他們都曾經聆聽過釋迦牟尼說法,乘四諦修行之法,而達到阿羅漢果。他們已滅一切煩惱,了脫生死,不再生死輪迴,可受人天供養,稱為聲聞乘。他們的特徵是項背後有圓光。

第三層---緣覺乘主要是在佛教史上為佛教發展做出貢獻的高僧,和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大師(如華嚴宗的法藏,天台宗的智顗,淨土宗的慧遠,律宗的道宣),以及具有神通的神僧(如佛圖澄、慈雲遵式、蒙山)等。他們都是在佛滅後的無佛世界,乘十二因緣修行之法,達到自性覺悟的境界,所以稱為緣覺乘。他們的特徵是薙髮光頭,身穿僧服,項背後無圓光。

第四層---菩薩乘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寶掌、寶華、日光、月光、地藏、金剛藏等諸大菩薩。他們頭戴寶冠,腳登蓮花,項背後有圓光,天衣飾珠寶、瓔珞,各具妙相,視為菩薩乘。

第五層---佛乘釋迦牟尼出雪山形象,和他覺悟成道時的四種佛像,並伴有以居士、長者等人物,視為佛乘品位最高。

東塔依據五乘,雕刻佛、菩薩、高僧、羅漢、諸天神將共80尊,一則表現他們之間道果境界深淺不同,一則表現他們在娑婆世界,負有自身修行和普化眾生的責任。

景泰七年募修铭文

東塔依據五乘,雕刻佛、菩薩、高僧、羅漢、諸天神將共80尊,一則表現他們之間道果境界深淺不同,一則表現他們在娑婆世界,負有自身修行和普化眾生的責任。所以,東塔須彌座的束腰部分,又嵌砌著用輝綠岩雕刻的以釋迦牟尼本生故事、本行故事為主要內容的佛傳圖40方(實37方)生動的描繪了釋迦牟尼生前因緣、出世後的行跡,以及佛教中的譬喻故事。

逾城出家/雪山苦行牧女献糜/天王争钵连河澡浴/道树降魔锡解斗虎/钵降火龙

薄荷示迹/乳光受记

流水活鱼/丘井狂象三兽渡河/三车出宅育王迁善/耶舍现通童子聚沙/萨诃朝塔僧到赤乌/经来白马云岩狮子/二龙争珠三畜评树/斗勇金毛玉象薙塔/金鹿代庖天人赞鹤/田主放鹦雉扑野烧/禽警毒蛇忍辱仙人/独角大仙捨身饲虎/童子求偈青衣献花/兜率来仪毗蓝诞瑞/太子出游沙门示相/

附:泉州開元寺東塔(一名鎮國塔,通高45.06米,平面八角五層形製)歷次修建簡況

年代

公元紀年

塔形

事由

主緣、董事

唐咸通元年至六年

-

九級木塔

興建賜名鎮國塔

文偁禪師

北宋天禧年間

-

十三級木塔

擴建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

十三級木塔

火災

南宋淳熙十三年

十三級木塔

修建

僧了性

南宋寶慶三年

十三級木塔

火災

南宋寶慶三年

七級磚塔

重建

僧守淳

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

-

五級石塔

改建

僧本洪、法權、天錫

明洪武二十七年

五級石塔

颶風損壞

明洪武三十年

五級石塔

修葺

僧永安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