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建筑各有千秋,足以让人领略古典建筑的精魂,也是充满魅力和人情味的城市景观
峰尾东岳庙藻井华丽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文物古迹遗存尤为丰富,其中古建筑在结构技术和建造技艺方面的突出成就,向来是为人所称道的。
公元4世纪初,晋人南渡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与闽越海洋文化在这里荟萃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由唐至宋、元时期,伴随着泉州港的崛起,东南亚、西亚,乃至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处的异域文化漂洋过海而来,留下一大批令人震惊的文化遗存与建筑,形成了如今泉州多元文化并存的绮丽景象。
泉州传统闽南古建从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到雅致诗意的私家园林,从肃穆庄严的寺宇庙观到朴拙大方的民居山筑,斗拱榫卯之间可领略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魂。大量的红砖古厝或古民居建筑,其由白石基、红砖墙、红瓦顶、燕尾脊等构筑的典型立面形制,迄今仍为人们所探究和品味。
燕尾脊透出浓浓泉州味道
传统大木构架有三类
大木作是古代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据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一书介绍,闽南传统建筑的大木构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宋代厅堂式构架发展而来的插梁式结构,广泛运用于明清的寺观、祠堂之中;第二类是从宋代殿堂式构架发展变化而来的,仅见于少数几座木构建筑中;第三类是古老的穿斗式构架,广泛运用于民居等一般住宅建筑中。
闽南称木构架为“栋架”“栋路”“大栋架”“大屋架”。梁式构架在金柱间的“架内”有两种形式:“三通五瓜五架坐梁”“二通三瓜三架坐梁”。樋梁之上的短柱称为“瓜筒”,金柱间的“三通五瓜”为最大的梁跨。瓜筒制作考究,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化的短柱。瓜筒下端一般做成鹰爪状或鸭蹼状,筒身上通常施以雕刻、彩绘,如泉港区沙格灵慈宫,有些瓜筒立在通梁上承托二通、三通及楹仔,断面呈圆形、椭圆形或瓜瓣形,晋江青阳庄用宾宅、晋江施琅府第等。
若山面有木构架,一般都设中柱(称脊柱),以增加稳定性。插梁式构架多用于大型的厅堂及祠堂中,空间开敞,内部尤其是前檐廊下多用轩顶。为了显示建筑的等级、主人的财力及地位,这类构架的加工较为精致,雕饰也较为繁复。
闽南祠堂布局讲究庄严肃穆
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栱的形式也很有特色,据蒋钦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介绍,中栱有关刀栱、螭虎栱、草尾栱等。关刀栱外缘呈S形曲线,形如半个葫芦,也称葫芦栱。螭虎栱的栱头形如螭虎。草尾栱栱头则雕成卷草形状。在清末闽南建筑中,工匠雕工愈加繁缛,还出现了龙头、象鼻等栱头形式。阑额古称“眉”,泉州不少古建的阑额不插于柱头而是置于栌斗中,是南北朝时期木构架或土木混合构架的一种形式,可能是古代纵架结构的遗存。泉州灵山圣墓墓廊、泉州府文庙大成殿副阶的阑额即做这种处理。门楣在前青柱间,又称“前眉”,后青柱间、进屏上的额枋称“后眉”,按照闽南习俗,前眉应略低于后眉,否则视为“不吉”。
闽南古建筑中,联系左右两缝梁架的纵架系统组件除内额、副檩、顺脊串、顺身串、襻间外,还有以弯枋、连栱等构成的组件,称为“看架”“排架”。泉州市开元寺天王殿看架的构成是,在左右金柱间施“内额”,其上施座斗、斗抱两枚,上承弯枋,再上为一斗六升承素枋,再重叠一层一斗六升与素枋,直抵金檩之下。这种传统技艺使得看架层次丰富,耐人寻味。闽南古建筑的外檐下,还常有悬空的“吊筒”,主要作为檐下的装饰。吊筒端头一般为莲花、花篮或绣球等装饰,为了遮掩吊筒外缘的榫眼接缝,吊筒正面常斜置一块雕花木,多做成神仙人物或动物等透雕形式。
红砖厝中精美的螭虎窗
网目藻井与建筑浑然一体
古人常云:“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要让门庭、室庐、亭台、斋阁更加别致,往往需要在小木作上下工夫。小木作是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制作和安装的技艺,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前者在室外,如走廊栏杆,屋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后者在室内,如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等。闽南地区也将小木作称为“细木作”,其中雕刻是小木作最主要的工艺。
闽南传统建筑的外门、侧门常用板门。据《闽南传统建筑》介绍,板门坚固耐用,由数块木板拼合而成,背后用数根穿带固定,再安装门闩;板门正面适当位置施门钵,一般油漆得光滑无缝,称镜面板门,如泉州市开元寺准提禅寺边门。门上装门钉的大门,称为棋盘板门。门簪是串连门楣与连楹、固定连楹的构件,有圆、方、八角、龙首、鲤鱼首等形式,也称为“门乳”“门印”。
闽南的大厝、祠堂中安装于外檐的、面向天井的门扇,称“疏窗门”“笼扇”。疏窗门裙堵上为扁长形的腰堵,多雕刻花鸟人物。腰堵之上为格心,称“疏窗”“花窗”。疏窗格子的形式变化很多,明代及清代的建筑如晋江市庄用宾故居、晋江靖海侯府等,往往使用简洁如柳条、方格眼,窗框接角处用“齐墩肩”式,显得古朴、素雅。清代中期以后,格心部分常用称为“枳”的棂子以榫卯斗拼组成各式几何图案、文字。将枳拼成诗词文字,融于变化的规矩图案之中,更具有书香气息,如南安官桥镇蔡资深宅。也可以整块木板雕镂成螭虎、香炉等图案,称“螭虎堵”。支摘窗则是清末才从北方传入闽南的,有的将疏窗改成西式的百叶窗,灵活调整通风与采光,如晋江池店镇钱头村吴鲁故居即为此类。
吊筒上往往有形式多样的雕刻
闽南寺庙中流行一种藻井,称“网目”藻井,又称“蜘蛛结网”藻井。据《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介绍,网目藻井是在方形的平面上由向内层层出挑的斗栱组合而成。斗栱的华栱或斜栱相互交错,称网目斗栱。网目藻井与建筑浑然一体,没有与大木作分享的模型感。闽南的网目藻井以泉州市开元寺戒坛、泉州府文庙尊经阁、沙格灵慈宫拜亭、峰尾东岳庙戏台等最具代表性。泉州开元寺戒坛重建于清康熙五年(年),它的藻井是闽南网目藻井现存最早的作品。峰尾东岳庙戏台的藻井,其八角井皆分上下二层,下层用双补间,上层用单补间,使斗栱组合匀称。其方井、角蝉还用斜栱,由繁至简,略显变化。藻井的斗子皆用不同颜色彩画,以红色栱、枋为背景,仰望如繁星闪烁。
古代梁上的矮柱被称为“侏儒”柱。在闽南,这种矮柱也常被唤作“憨番”。闽南传统建筑中,憨番常施于四种部位:其一是用于石坊的明楼屋角下,以代替擎檐柱;其二是用于脊檩或挑檐檩两端,称“憨三抬楹”“憨番扛梁”;其三用于屋顶翼角的耍头与大角梁之间,或大小角梁之间,称“憨番抬厝角”;其四用于柱础、须弥座束腰转角处。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心间前檐四根柱子的木柱节,四隅有四人手托栌斗四角,人物装束奇异,表情很“憨”,可能是明末重修开元寺之物。
木雕是闽南古建筑中常见之物。一般来说,直接承重的梁、柱、檩等大木构件是不作雕刻的,而次要承重构件如斗、栱、瓜筒、狮座等多作浅浮雕,联系构件如垂花、竖柴、斗抱、托木、束随、通随、门簪等,大都用透雕的形式。清晚期的建筑,许多构件常作透雕、圆雕以示炫技,如托木雕成龙凤、花草,竖柴雕成仙人、狮虎,栱仔雕成飞仙、力士、螭虎等形状,美轮美奂。
水车堵内的剪粘技艺精湛
七种石作雕刻各有千秋
泉州石构建筑历史悠久,遗留众多。万安桥(今称洛阳桥)、开元寺东西双塔、涂门街清净寺、石狮宝盖山姑嫂塔等都是宋元时期的大型石构工程。在民居、祠堂中,青石常用作匾额、台基、台阶、裙堵、柱础、门枕石、窗框、窗棂等处,与白石的柱子、裙堵相映衬。
据《闽南传统建筑》介绍,在现今泉州古建筑物中,常见的石作雕刻有剔地雕、水磨沉花、平花、素平、透雕、四面雕、影雕等几种。剔地雕即半立体的高浮雕,主要用于建筑中的门额、窗棂、对看堵、水车堵等;水磨沉花,也称沉雕,即浅浮雕。在青斗石上,磨平的图案呈深青色,打点的底子呈浅绿色,外观层次分明;平花,也称线雕。在平整的石料表面,依照图案刻上线条,以线条的深浅来表现各种文字、图案并将图案以外的底子很浅地打凹一层的石雕工艺。平花大多用于建筑外墙的局部装饰处理上,如窗棂、腰线石等部位;素平,是将石材表面雕琢平滑而不施图案题材的加工技法。将石面凿平,可细分为单遍堑、二遍堑和三遍堑。凿的次数越多则越平,两石相接,加水磨平,使石材表面犹如镜面般光亮,称“过水磨”;透雕是将石材镂空的技法,多用于龙柱、螭虎窗、顶堵、门簪等构件中;四面雕,即立体圆雕。将构件的前后左右四面雕出,称为“四面见光”,其工艺以镂空见长。古建筑中的四面雕有石狮、龙柱、抱鼓石等;影雕又称“尖黑白”“针黑白”,兴起于清代晚期。其将青斗石经过水磨,然后在石材表面用“金钢针”錾点。根据錾点的疏密、大小、深浅,雕出花卉、人物等。
柱础,闽南称“柱珠”,明清建筑尤其是民居、祠堂等,柱础有圆鼓形、瓜瓣形、莲瓣形、八角形等,样式多,雕刻精细。柜台脚也很常见,在转角处作口吐出兽脚状,也是模仿家具的做法,称为“螭虎吞脚”“狮吞”。
闽南庙宇大门、大殿的明间外檐柱,多用白石或青石雕成龙柱。晋江东石镇南天寺崖壁上的一对浮雕蟠龙柱,镌于南宋嘉定年间(—年),两龙分别绕柱心盘旋而上,龙首相向,护卫着中间的阿弥陀佛像。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泉州府文庙大成殿的前檐皆有明代雕琢的白石龙柱。
闽南传统古民居的门头石雕方框大多雕饰精美
城市景观充满人情味
“红砖厝”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红砖为立面墙体围护的房子,它是闽南最有代表性意义的传统建筑。“厝”是闽南人文的核心精神之一,如今在泉州能看到的每一栋红砖厝,往往都历经家族数代传承,承载着关于团圆、和谐的意志与力量,坚固着闽南人对家园故里强烈的归属意识。据陈凯峰《红砖建筑》一书所述,泉州传统红砖厝最主要形态特征是“院式”的总体平面构成,这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旁系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与所有中国传统建筑一样,泉州红砖厝的营构规模的开间也都取“阳数”,即以一、三、五、七等为面宽的基本开间数。其建筑的总体,都呈封闭围合的、中空天井的院式构成。
“红砖白石”可谓是泉州传统建筑屋身的典型做法和基本形制。民居墙身的正面,闽南称“镜面墙”“镜面壁”。下落明间的凹寿正面称“牌楼面”。镜面墙以白石、青石、红砖砌成,牌楼面以白石或青石砌成。镜面墙、牌楼面的墙体构成由下而上依次是:柜台脚、裙堵、腰堵、身堵、顶堵、水车堵。冷色调的白石裙堵与暖色调的红砖身堵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对比与耀眼的视觉效果,具有一种活泼外向的风格。水车堵的边框内常用泥塑、剪粘构成装饰带,清代晚期的建筑也在门楣、窗户上,或山墙鸟踏之下,或正脊、重檐建筑的搏脊等部位使用水车垛装饰。在泉州地区,一些民居外墙采用块石与红砖片混筑墙体,块石竖立,红砖平置,上下相闪,谓之“出砖入石”。这种暖红与冷白的色泽对比,砖与石的粗糙与细滑的质感对比,纹理的大小粗细的对比,浑然天成,洋溢着淳朴的乡土气息。
除了用红砖作外墙,在沿海一些地区还用牡蛎壳来砌筑民居外墙。砌筑时用灰泥浆,整个墙体四周一般也有砖围护。有的牡蛎壳墙用铜丝穿过蛎壳,使之成为整体。在民居中,灰塑、陶作与剪粘等工艺也十分常见。它们增强了民居的立体视觉效果与空间深度感,并展现了具有鲜明特色与地方风格的艺术形象。
闽南传统建筑的厅堂等主要建筑的正脊亦用红砖砌成,在结构上常见的有两种:一种称“鼎盖脊”,断面呈工字形;还有一种称“花窗脊”“车窗脊”,在束腰处以透空的红色或绿色花砖砌成。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称燕尾脊、燕仔尾。庙宇、祠堂大多使用燕尾脊。泉州传统红砖厝特征样式为“如翚斯飞”的屋宇接“燕脊”,这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共性,也有泉州传统建筑的特性。“如翚斯飞”的屋宇其纵剖面看来是“人”字顶,而泉州红砖厝正脊两端为形如燕尾的“燕脊”,似寄以中原移民思念故土的“南飞燕”之寓意。
出砖入石、雕梁画栋的泉州传统红砖厝建筑是泉州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创建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建筑。这些千百年来守望大地的古建筑,有着一份历史赋予的凝重与深情,同时,它们也是泉州充满魅力和人情味的城市景观。□记者吴拏云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