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
泉州,一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地方,它总给人一种朦胧美,令我想要走进它,一探究竟。机缘巧合,前不久泉州申遗成功,我也有幸能走进它,亲自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漫步于这里的古街深巷,你会感叹这座城市真的太接地气了,历经千年,依旧是那么地鲜活,充满着烟火气,是那种一眼就能爱上的地方。
余光中那句:“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带给了我无限的遐想与渴望。这里不仅有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有六胜塔,姑嫂塔等。每座寺庙,每个古塔,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前世今生。
泉州不仅古迹众多,滨海风光也秀美。这里有着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在蓝天碧海的衬托下,就像是一个天然影棚,怎么拍都是大片的既视感。
古老的街巷,秀美的山水,众多的古迹,泉州拥有太多的珍宝,却又那么地低调内敛。它就像是一本旧书,需要你慢慢翻阅,细细品读。
古迹:聆听文物的声音
开元寺
泉州的历史古迹真的太多了,逛几天都没办法看个遍,所以也只能忍痛割爱,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开元寺一定是要来的。没来过开元寺,不能算到过泉州。
开元寺是拥有着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寺,也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院。此次,泉州申遗成功的22个古迹遗址,开元寺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寺庙,树木成荫,这里有历经千年岁月的唐代“桑莲古树”。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主体建筑,它先后经过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崇祯十年的遗物,依旧很精致壮观。
另外不得不看的是镇国塔、仁寿塔两座石塔,俗称东西塔。两塔在西街上相当醒目,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孪生石塔。
走进看两座石塔,上面的雕刻也是相当精美。有飞天乐伎,狮身人面像等等,题材丰富,展现了多种宗教艺术共存的景象。
古刹凭借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韵,每天前来的游客相当多,网红墙更是络绎不绝有人来拍照,穿汉服很搭,顿时就走进了千年前的盛唐。
六胜塔
六胜塔又叫万寿塔,其位于石湖码头附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也就相当于海上的灯塔,指引归家的方向。
六胜塔也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蚶江石湖金钗山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反映了泉州海外交通的繁盛。
整个塔高36.06米,底围47米,是花岗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每级由塔心、外壁、回廊组成,相当精美,而以石塔为航标,又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一绝。
走进石塔,虽然是不能登临,但全塔浮雕像有80尊之多,塔盖八角翘脊,各雕坐佛一尊,中石叠小塔状,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姑嫂塔
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
拾阶而上,如果走小路的话,十几分钟就能登顶。塔上视野开阔,海天风物,尽收眼底。姑嫂塔也是泉州港船出入的航标,长久以来,这里还流传着姑嫂登塔,盼亲人返航的动人传说。
塔共有五层,二十一米高,依借山势,显得特别巍峨,无论是航拍还是登塔,都能感受到它不同的魅力,它也承载了泉州人民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府文庙
泉州,这里自古素有“泉南佛国”之誉,古迹遗址众多。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
大成殿是主体建筑,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在全国现存文庙中亦属罕见。
整个庙宇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这里也很适合拍汉服。
走进其间,你会发现,它将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庙宇金碧辉煌,红色的墙面,建筑美学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廊下,庙宇前,很多角度都可以拍照,特别是莲花等图案的青石浮雕,各具形态,宛若生枝,顿时穿越千年,回到唐朝。
天后宫
泉州是我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最大的港口,妈祖成为了泉州海神。天后宫是我国现存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高的妈祖庙。
庙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两楼高耸,楼上分置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威武庄严。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庙内香火鼎盛,当地人经常会过来拜拜。
最令人惊叹的要属正殿的屋檐,两端有五彩瓷型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栩栩如生,为闽南建筑艺术之一绝,不得不看。
真武庙
真武庙坐北朝南,依山拾级而上,两旁扶栏石柱皆雕石狮,十分古朴。夏天的真武庙古榕蔽荫,微风习习,好不凉爽。
宋代,泉州的海外交通昌盛,当时可作为海神的玄天上帝也曾被利用来祭海,从北宋到南宋前期,祭海是在法石的真武庙举行,它是泉州宋元时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史迹。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在晋江的西南近郊,有一座草木葱郁的华表山,层峦叠翠,林泉郁秀,静谧优雅,远离喧嚣。沿着幽静的道路走到尽头,一座山门出现眼前。
走进草庵,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见证,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其身着宽袖僧衣,跏趺于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庄严肃穆。更神奇的是,造像依石质不同颜色浮雕而成,脸呈草绿色,手粉红,身灰白,巧夺天工。
山水:丰盈的自然景观
清源山.老君岩
巍巍清源山,峰峦层叠,来到这里满眼都是翠绿,令我感受到了泉州自然景观的秀美。当然,除了自然之美,这里还有老君岩雕像,作为世界遗产,雕像深含天人合一的意境。
老君岩是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由巨型天然花岗岩石雕琢于唐代,整个造像雕艺卓绝。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清源山在唐宋时期,道教文化是多么的兴盛与发达。
九日山祈风石刻群
九日山素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称,因此,这里最突出和最珍贵的便是摩崖石刻。现存的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有70多段,数量相当庞大。
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拾阶而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可以看到石头上密密麻麻的石刻,内容有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记事,海交祈风等,它们都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史迹。
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为了方便行洪排水,古石桥的桥墩设计成船头形状,相当独特。
我们来的时候是上午,不是涨潮的时候,没有水的洛阳桥虽不及日落十分那么美,但天高云淡,走在桥上,还是有种走过世事沧桑之感。
要说洛阳桥最吸引我的,自然是月光菩萨像了。她双眸低阖,轮廓圆满,温暖地守护着这方天地,说不上来是为什么,看到她就有种莫名的感动。
穿越千年的沧桑岁月,石墩石像石塔,站成不变的姿势,始终静静地守护。在这流转千年的时光里,关于这座桥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究。
崇武古城
泉州不仅有超多的人文古迹,还有它独特的山水之韵。这里滨海风光秀美,有着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在蓝天碧海的衬托下,崇武古城更显壮观。
古城巍峨雄浑,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丁字形明代花岗岩古城池。想看古城墙全貌,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视角,也有一小段可以登的城楼,古建遗存沧桑厚重,石雕艺术巧夺天工。
古城,大海,石雕这几个元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崇武独一无二的风光。海风轻抚,找一处岩石,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眼前的美景,时间仿佛也静止了。
这里还有“南方北戴河”之称,因此千万不要错过这片迷人的海。灿烂的阳光,柔软的沙滩,岛礁错列,就像是一个天然影棚,怎么拍都是大片的既视感。
惠女风情园
惠安县大岞村是著名的“惠安女民俗村”,是惠安女原始发源地和聚居地。这里不仅有蔚蓝的大海,还能感受到民俗文化,了解到关于惠女风俗。
来到惠女风情园,感叹这里真是打卡拍照的好地方。临海可以观潮,看海上日出日落,欣赏渔村的秀美风光,还能体验渔村生活,品尝渔村美味。
这里和崇武古城离得不远,可以一起游览。以前没来过泉州,以为近海都不会很美,但这里的海蓝的那么纯粹,有种置身国外小岛的感觉。
非遗:深刻的非遗记忆
金苍绣
宋元之际,专营绣铺悄然出现。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曲日渐兴盛,绣制戏服需求量剧增,刺绣业达到繁盛,清末民初,石狮地区刺绣工达数百人,“金苍绣”绣品蜚声于世。
“金苍绣”,又称“金葱绣”,源自唐朝宫廷。后传至民间,老百姓用于宗亲祭祀,现在一般用于婚庆喜事等。由于绣线是用不同颜色的箔包起来的,其形状如“葱”,民间唤“金葱绣”。闽南方言里“葱”与“苍”同音,雅化为“金苍绣”。
金苍绣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用棉花堆缝图形,在棉花上缠绕金线,用金葱线绣出图案,或菠萝凸,或龙鳞迭甲,金苍凸绣里的凸起之处有的高达20多公分,极富立体感。
金苍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华丽、极富立体感,与古泉州的社会形态、民俗风情及地方戏曲的繁荣联系紧密,是民间艺术活化石。
布袋戏
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最常看到的汉族民间戏曲表演之一。布袋戏的特点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因而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趣味性强。
木偶头雕刻
泉州木偶头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珍品,木偶头雕刻源自传统的木偶神像雕刻。木偶头的雕刻是先将大叶樟木锯劈成木偶头大小三角形,然后根据不同的人物头像特征,按比例用刻刀定点从嘴巴鼻子和眼睛一步步地刻下来。
刻完五官之后进行木偶头整体修光,修光完毕将头颈部挖空以便表演套入食指。如果是五官活动的角色,就从脑后打洞接通眼位装上活眼,然后用木块塞上。
一个木偶形象完美呈现,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之后还要经过彩绘,以及对不同的角色造型对应不同的胡须,发髻进行造型。
说到泉州的木偶头雕刻,不能不提到“木偶之父”江加走。百余年来,江家五代人,坚守传承了这门技艺,他们用刻刀,雕刻着作品,“雕刻”着岁月。
蟳埔女习俗
蟳埔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蟳埔女的服饰、头饰、耳饰文化也别具一格,它们因蟳埔特定的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蟳蜅女将头发往脑后梳拢好,扎上红头绳,盘成近似圆形的发髻,中间横插上骨簪。如今常用塑料或牙筷子,若逢喜事改用金簪。又选数朵鲜花用镀金或金簪插在头上,使整个头髻周围五颜六色的鲜花形成层层叠叠、艳丽芬芳的奇特景观。
蟳埔女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女服饰简朴宽松。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下沿呈弧形,颜色以青色或浅兰为主。
蟳埔女多年从事内海养殖和捕捉鱼虾、到市场摆摊卖海鲜,她们个个精于心算、善于经营,令其他鱼贩自叹不如,个个都是经商能手。
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高甲戏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
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发展为生、老生、旦、北、丑、杂等六门行当。高甲戏脸谱之多,也充分表明了其塑造人物的多样性和生动性。
美食:唤醒沉睡的味蕾
泮宫古早味
泉州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对于第一次来泉州的小伙伴们,推荐大家去地道的闽南菜餐馆,所有当地特色都可以吃到。泮宫古早味餐厅就很不错,米粉面线,各种当地海鲜,做法地道,口味也好。
小城故事会
小城故事会也是泉州传统的味道餐厅,食材很好,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海蛎煎,桂花蟹炒蛋做的很棒,我个人最爱的是面线糊,相当鲜美,一定要记得趁热吃哦!
宋小谨
来泉州几日,吃了好几家餐厅,最令人念念不忘的是宋小谨。一家非常文艺的特色餐厅,服务态度也是相当好,传统元素和现代简约装修风格的结合,菜品也能满足游客的不同喜好。点了当地特色的崇武鱼卷,柔润清脆,汤回味无穷。
尾呀荟
这家店开在五店市历史街区,装修风格古色古香,主打创意闽南菜,从小吃到点菜一应俱全。和往常一样点了当地特色的菜品,整体还不错,算中规中矩吧!吃完可以逛逛五店市,这样想来也挺方便的,正好吃饱散个步。
车桥头文阿
在泉州人的日常饮食中,一碗水丸汤绝对是午饭的绝佳拍档。说起青龙巷,嘴馋的人可能就会自然地想起文阿水丸。店里卖的最出名莫过于水丸汤,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水丸汤,顿时幸福感爆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