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以潮州为中心的潮绣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合称为粤绣)之一,早已闻名遐迩,又被列入首批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更是名声大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潮绣潮绣,也称潮州刺绣,是一种用丝、绸、缎及近代尼龙、人造丝、涤纶、丝绒线、金银线、垫绒线以及棉絮、纸丁等原料,制作成具有浓烈潮汕地方特色绣品的工艺。其种类繁多,按工艺运用的不同,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其针法变化多样,有平绣、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钩绣等余种,其中“垫、浮、勾、勒、通”的刺绣工艺至今仍为机器所无法取代。
潮绣有悠久的历史。建于唐代的潮州开元寺内现存有历代仿唐潮绣绣品,可见至少在唐代,潮汕民间就有了刺绣工艺。潮绣至明清时代趋于成熟。
明代潮州刺绣为妇女之普遍手工及技艺之熟稔,从潮地出土明嘉靖刻本《荔镜记》中一出写五娘在闺中思念陈三,婢女益春请她刺绣解闷的“五娘刺绣”唱词口白,可得到印证:“益春:(念)捧着绣箧出绣房,金刀金剪尽成双。画花粉笔尽都有,五色线绒绿间红。(唱)安排绣床闺房东,挂起罗帐画麝香。针绣箱绣箧,益春常捧。内有五色线绒绿间红,铜箱交剪对金针。……(白)请阿娘刺绣。五娘:(白)拙时针线停歇,不免绣一光景解闷。(唱)尽日无事整针线,逍遥闲闷心无挂。针穿五色绒共线,绣出麟毛千万般。”从这些唱词口白,可见一斑。
到了清代,潮州刺绣在潮汕民间更为盛行,技艺也日趋完善。乾隆时潮州西门的天地坛、布梳街和开元寺附近,已有绣庄20多家,绣品输往东南亚各国。乾隆《潮州府志》中“术业”曰:“妇女多勤纺绩,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为豫治嫁衣,故织纫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潮州刺绣工艺的商品化,必然产生竞争,促使刺绣艺人用心钻研技艺,学习并吸收外地绣种的优点,使得刺绣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于是,潮绣这一流派也就形成了。
晚清宣统二年,潮州金银混合垫绣和过厅彩中堂浮绣《郭子仪拜寿》《苏武牧羊》、《丹凤朝阳》等潮绣精品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奖,潮绣绣品更风行于世界各地,深受人们青睐。
潮绣有独特的风格。潮绣经过历代刺绣艺人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构图饱满均衡色,色彩浓艳富丽,技法精巧独异的独特风格。
就构图来说,潮绣构图饱满均衡,这一特点从现存于潮州开元寺内清代金绒刺绣佛像绣品身上就能得到体现。这些绣品,周围以金绣花卉图案装饰,中央的佛像使用垫金绣的技法绣成,佛像的左右上下,添上云水竹树纹饰,构图十分饱满繁密。
就色彩来讲,潮绣常以大红花、大绿叶为主体,再用银线或棕丝线作为花叶边缘线来突出纹理,调和色彩,产生了用色明快,对比强烈,华美艳丽,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效果。
就技法来论,潮绣针法与我国其他民间刺绣一样,多样而富于变化。潮绣名师林智成所著《潮绣传统针法》,总结、列举了“过桥、銮乾、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近百种针法。潮绣传统的纹样程式也特别丰富而精巧。著名潮绣艺人蔡玩清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整理并绣出传统纹样数十种。潮绣技术最具特色的应算垫金绣了。它是先用绵絮、翎毛、纸丁等材料,铺垫在绣面的底层,再以金银绒线,在垫高的地方精工刺绣,绣成的图案微微凸起,富有浮雕感。这种大面积堆金凸绣,给绣品造成一种金碧辉煌、堆金积玉的瑰丽艺术效果,为我国民间刺绣所罕有,最能显示潮绣的独特工艺特色和风格。
潮绣随着时代发展有不断创新。潮绣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但却能不墨守成规,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
传统的潮绣制作是手工刺绣;传统的潮绣绣品有戏剧服装、厅堂帐幔、床裙椅披、彩眉寿幛,幢幡宝盖、枕套扇袋、香包绣鞋等,内容主要有人物、故事、龙凤、博古、动物和花卉等。
佛堂绣品横幅横彩1米4定制门楣淘宝¥75购买年,潮绣艺人接受从上海传入的机器制作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运用机绣技术为绣品缀边、车制门帘、台布、围裙、电视机套和童服等日常用品,创新了种类,拓宽了市场。特别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特种材料,吸收外来工艺手法,创造了珠绣、抽纱、通锦绣等新品种,并制作出了许许多多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
关于珠绣,它是用丝线将不同种类、光彩的珠子串起绣制,形成图纹多样,色调明快,具有浮雕效果绣品的工艺。珠绣作为潮绣局部装饰的刺绣工艺,早在明清时代就应用在围裙、头饰等日用品上。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潮汕地区开始接受港商来料加工珠绣羊毛衫和手提袋的项目,至8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形成包括手提袋、工艺鞋、服装以及腰带、门帘、挂屏、项链、珠花等各种杂件的品种多样的珠绣新绣种,并制作出许多艺术精品。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届奥斯卡颁奖仪式上,好莱坞明星们身上穿的晚装中,有19款就是出自潮州珠绣产品。
客厅现代装饰画松鹤图尺寸珠绣潮绣淘宝¥购买关于抽纱,其是按一定图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经纬纱线,然后以钉缝锁袖口,刺绣花纹,形成具有轻盈、通透、淡雅工艺效果绣品的工艺。抽纱的传入是在汕头开埠以后的事。年,商鲁鳞洋行的“船主太太(德籍领港员之妻)”,人称“莱先生娘”,将带来的花边交给汕头市教会学校淑德女子学校的老师,让其教授学生,织出的产品收购运到德国出卖。当时校内有20多名女学生学会了这门手艺,这就是最早学会的人,以后逐步向潮汕地区各地扩展。抽纱传入潮汕时,只有“通花和老花”两个品种,潮汕艺人将其逐渐与传统潮绣技术结合,发展成为具有“对丝厘、并花、玫瑰、菊、扎目、幼挑和十字花”等款式多样的新绣种。抽纱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美,尤以重工绣品玻璃纱手帕和台布最富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在国外,许多人将玻璃纱手帕装在镜框里作为挂画。年伊朗皇后访华时购买了一套37件套的玻璃纱台布,回国后向群臣展示,引起轰动,又通过驻华使馆到汕头定制了48套。
玻璃纱圆桌正方形圆形大圆桌布淘宝¥26¥90购买关于通锦绣,这是20世纪60年代潮州刺绣艺人在继承潮绣和抽纱传统针法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品种。其最大的特点是一改潮绣过去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风格,而采用抽纱色彩素雅的绣艺,显得淡雅清丽,超凡脱俗,高贵典雅,更符合欧美、日本等民族的审美情趣而畅销其镜内。
近几年来,潮州市从官方到民间,都为潮绣的保护和发展采取了实际行动。该市组建了潮州工艺美术研究院、潮州工艺美术协会,聚集了一批专家、民间艺人对潮绣、潮州木雕等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拓展。以潮州名瑞集团为首的一批潮绣、婚纱晚礼服企业,也大力推动“潮绣文化”。名瑞集团发动20多名新老潮绣艺人组成潮绣精品工作室,让她们从事潮绣品的制作、新工艺技术的研发,还将传统潮绣列为企业品牌战略去推广。著名潮绣艺人也积极培养接班人,研发、推广潮绣技艺。目前潮绣界唯一的“国宝”级工艺美术大师、年逾古稀的林智成,将其接力棒交到其子林镜波手中。工艺美术师张秀文倾一己之力收藏、保护了《玉堂春》、《百鸟朝凤》、《帝皇系列》、《子母狮》、《鸳鸯莲》、《梅、兰、竹》等一批潮绣孤品、精品,还经常带着潮绣绣师下乡宣传潮绣理念,指导、培训潮绣人才,此外,开了一家潮绣绣品公司,从事潮绣绣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工作,努力弘扬潮绣艺术。
潮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愈来愈受到人们追捧和喜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