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年),传说是泉州巨富黄守恭献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年)更名开元寺。
下午游览了泉州洛阳桥、安平桥(未走到桥的尽头)后已近5点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驱车赶往网上预订的泉州馆驿七号华侨别墅。
泉州馆驿七号华侨别墅位于泉州鲤城区的华侨新村5排7号,外观简易,内部装饰得很文艺范。
晚餐后沿北门街蹓跶,至环岛处有一座灯火装饰的“朝天门”极为耀眼,它是泉州古代七城门之一,城楼为五开间二层歇山式单檐木结构建筑,气势宏伟,质感厚重。
第二天一早前往开元寺,在北门街西侧遇见“泉山门”,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泉州的第三座复古城门。城门楼单层单檐九脊歇山顶,面阔三开间,进深四架椽,灰瓦青砖。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也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千年古刹开元寺就在西街中段。
在开元寺正门外,有一道照壁,题着明代书法家陈于主的隶书“紫云屏”。
照壁对面即开元寺的第一进——山门,也叫天王殿,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年)。山门上悬挂着“紫云”二字匾额,后也称山门为紫云山门。
山门内有一对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石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
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即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中轴线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建筑物一般是坐北朝南,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跨过山门即到了拜庭,面积余平方米,全部用加工平整的花岗岩条石铺就。今天是农历二十六日,有相传千年的佛教活动——万人勤佛。勤取闽南话“绕圈”近音,即围着佛转。这是纯朴的泉州人祈愿万事如意阖家平安的一种最朴实的行为。口中诵佛,由心清净;环寺绕转,身体力行。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看着这香客济济的场面,你就会明白理学家朱熹为什么会对泉州赞语:“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拜庭两边分列着八棵至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
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赑屃。
拜庭焚香炉两侧,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大殿上方的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以应桑开白莲之说。
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开元寺这片地本是唐代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相传,当时有高僧匡护,屡次登门求他献地建寺,守恭公回复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没想到几天后,满园桑树竞开白莲,黄守恭被无边佛法所感动,如约献园。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大殿后廊檐间有一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大雄宝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树龄为1多岁。
据说在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枝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干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此院子已禁止游客入内游览)
大雄宝殿后面是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
甘露戒坛为古代佛教四众弟子受戒之所,是我国佛教寺庙中仅存的三大古戒坛之一(另两处: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戒坛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藻井下分五级,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
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绝对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据考证,这些飞天的形象源自于印度教中的“频伽”(梵文,即妙音鸟)。
甘露戒坛左右两边各有一棵老菩提树。
戒坛之后,就是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这里原来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多卷。
在中轴线的东边是檀樾祠,始建于唐,奉祀施主黄守恭禄位。檀樾祠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格局,共四进,并配有东护厝,硬山顶,砖木石结构。
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境界。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人,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已成为经典名曲。他也是在我国画界开创人体写生的第一位教师,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培养出画家丰子恺和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在过完繁华的青春岁月之后,弘一大师于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开始了一种刻苦向佛、精研律学的简朴生活。他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后十四年云游福建,曾驻锡开元寺,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开元寺拜庭东西两侧广场中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开元寺东西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
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年),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年)至淳佑十年(年)间重建,通高48.24米。
塔身外壁石像依照佛教五乘等级排列,自下而上逐层为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佛尊等,共80尊,代表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一声叮咚,悦耳怡人。须弥座束腰处雕刻有37幅佛经故事图,弘扬佛法。
西塔名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年),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年)至嘉熙元年(年)重建,高44.06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
塔身外壁每一层都交错浮雕着各乘佛教人物,共80尊,代表佛教弘扬的众生佛性平等理念。须弥座束腰处雕刻的40座花卉鸟兽图,与美好世界相契合。
石塔塔身上有深目高鼻的天竺高僧、獠牙怒目的阿修罗,这种石塔的原型是用于藏经和保存舍利子的印度阿育王塔。这些异域神祗的形象和海外宗教的建筑元素,为什么会出现在传统的中国佛教建筑群中?
在宋元两代,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泉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而盛极一时。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为泉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使泉州的文化与宗教营造出多元化、国际化的胜景。十余种宗教陆续在泉州传播发展,这使得泉州一度有“宗教博物馆”的美誉。
西塔旁有一块石头,上面只刻着一个“心”字。奇特的是,“心”字中间的一点却落在下方。据说这块石头叫“放心石”,唐朝便有了。把心中的那一点改在下面,寓意是提起千般烦,放下万事空。
西塔北面附近有一座“麒麟壁”,建于乾隆乙卯年(年),原安放在泉州府城隍庙前,70年代初移砌到开元寺加以保护。据说“麒麟壁”上的神兽不是麒麟,而是“犭贪”(音“贪”),一种独角兽。“犭贪”的胃口非常大,它不仅吃光了山上的花草树木、奇珍异兽,还跑到人间来抢夺金银财宝。有一天,它看到从东海面冉冉升起的太阳,贪念一起,冲过去一口吞下了太阳,最后跌进海里淹死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就是贪的真实写照。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成为泉州代表性建筑,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