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正定开元寺里的三个宝贝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3/7
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824207707712791&wfr=spider&for=pc

古城正定,号称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这里的古建筑“九朝不断代”。

中国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过三次。梁思成的关门弟子、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说:“他那时候去正定,主要是觉得正定古城里东西都非常好,也画了有关正定的图纸,后来回来写报告,评价都非常高,在北方的古建筑当中,正定是数一数二的。”

梁思成等古建筑专家细心梳理了正定古建筑的年代,从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都有遗存,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标本,堪称“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一部物化的历史教科书”。

河北学者梁勇说:“梁思成先生对正定古建筑的每一块门板都装在心里了。文革时候,他心系正定唐代留下的唯一一座古建筑钟楼,尤其是钟楼的那两扇门是唐代的,恐怕在中国也是孤例。所以他给正定文保所打电话说,务必要把这两扇门先藏起来。”

梁思成先生心心念念的这两块门板,就是开元寺钟楼的门板。

开元寺,始建于北朝东魏兴和二年(公元年),原名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年)奉诏改名开元寺。

寺内现存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遗址。

中国汉传佛教的佛寺建筑,初期效仿天竺“伽蓝”的方形庭院平面布局,佛塔是中心,塔后建殿,四周环绕着围廊和堂庑。晋唐以后,供奉佛像的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塔被移到殿后或者另建塔院。

开元寺正殿的西侧是须弥塔,东侧是钟楼。塔、楼在殿前左右对峙,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布局,国内现在只保存了正定开元寺一个实例,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年5月25日,正定开元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三个宝贝的开元寺(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开元寺里有三个宝贝:

★第一个:钟楼

正定开元寺钟楼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实例。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思成先生曾经判断开元寺钟楼的下层部分是唐代遗构。

唐代木构建筑,原来的说法是国内现存四个半。

山西独存四大唐代木构: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大殿、平顺天台庵弥陀殿。年,平顺县天台庵弥陀殿大修中,发现墨书年号,证明弥陀殿创建于五代后唐明宗李亶年间,因此“降级”成五代建筑了。

剩下的半座,就是正定开元寺的钟楼了,由于上层是清代重修的,就被称为半座唐构了。

正定开元寺钟楼,是一座正方形的单层歇山顶二层楼阁。

▲开元寺钟楼

▲开元寺钟楼

一楼,进门就看见地面正中有一口圆井,与二楼悬挂的大铜钟,井口对钟口。这种神奇布局,孤陋寡闻的笔者目前也只看到过这一家。应该是为了追求功放传音的效果,清晰地传送钟声,形成环绕声效。

北墙有楼梯直通二楼。

▲一楼圆井与二楼悬挂的大铜钟,井口对钟口

二楼是木结构,四面有门,楼外四周有一圈装饰着木栏杆的阳台,遮阳避雨,还有利于楼内的通风透光,保护了铜钟不锈、木架不朽。

钟楼屋顶是榫卯结构,巨大的铜钟悬挂在楼顶中心的粗大木架上,钟高2.9米,口径1.56米,钟口厚15.5厘米,古朴厚重。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钟坠楼毁”的传说。据说这口大铜钟与钟楼连成一体,靠大铜钟的重量压着屋顶不散架,重心在铜钟上,钟落则楼毁。重约11吨的偌大一口铜钟,悬挂在木头架子上,千年不坠,也真称得上是天下奇观。

为了解开这个传说之谜,年,中国当代数学泰斗华罗庚教授和两名外国数学家专程来正定考察钟楼。

离开时,华罗庚先生感慨万千地说:“正定有为世界所没有的古文物,比如我们这次考察的钟楼。那么宏大的一座大铜钟,挂在一座不起眼的钟楼上,非常牢固,牢固到何种程度,你们知道吗?这是一个迷!从这个谜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前,铸造了这座钟,建筑了这座楼是多么的富有智慧!多么了不起!”

华罗庚先生解释说,“这个钟再重一点也不行,再轻一点也不行;这个楼的木质结构、长短粗细、辐射方向再差一点也不行。这样建起来,这样挂上去,恰巧钟的重量就一点也没有了,但它结实得好像打上一个非常奇妙的钉子。这是一道世界建筑史上、世界数学史上,建楼挂钟之后,至今还未被后人算清,进而揭示出来的数学几何力学题。我们这次现场测量计算,花了八天时间也没有计算出来。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

★第二个:须弥塔

须弥塔是正定古城“四塔”之一,古称雁塔,俗称砖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以砖为主的九层密檐式方塔。

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年),年须弥塔被公布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塔通高42.5米左右,塔身建在高1.4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第一层正面辟有拱券门,门框上雕刻着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拱券门上方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石匾额,上面镌刻着“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字,由康熙元年的真定名人梁维枢题写。

▲须弥塔

塔身的第一层比较高,塔的四面,下面一圈砌着石陡板,每一面石板的两端,都雕刻着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浮雕像,共有八尊。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

▲力士浮雕像(选择四个兄弟做代表)

塔身自第二层起宽度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方正,所以又俗称“方塔”。搭眼一看,就是唐代古塔的范儿,和西安唐代小雁塔属于堂兄弟,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自唐代开始,密檐塔和楼阁式塔是中国佛塔最流行的两种形制,现存的唐塔,无论是密檐式还是楼阁式,几乎都是方形平面。而五代、辽宋金时期的古塔,却大多为八边形平面。

梁思成先生称开元寺须弥塔是“正定的塔中之最古者。”

★第三个:大赑屃

开元寺里有一尊巨大的赑屃,巨大到第一次看到此尊的人往往会脱口而出:这么大!!!

▲大赑屃碑座

这座大赑屃是年6月在正定府前街出土的,不久移到开元寺里。“正定挖出个大王八”,当年曾经成为冀中平原的热门话题。

准确地讲,这个“大王八”是一尊巨大的赑屃碑座。长8.4米,残宽3.2米,高2.6米,残重达吨。

在它出土之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碑,是邯郸市大名县的《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也称为《五礼记碑》,碑身高6.45米,宽3.3米,厚1米。驮碑的赑屃高2.2米,重61吨多。

正定出土的大赑屃比驮五礼记碑的大名兄弟大了几乎一倍,不愧是“天下第一”。

据有关专家推测,这尊巨大的赑屃属于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纪功残碑,距今约余年,是研究我国后唐五代时期历史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赑屃旁边还有几块五代的残碑,碑文还非常清晰,字迹飘逸清秀。

唐代晚期至五代,藩镇割据,藩王和节度使们拥兵自重、画地为王,成了不受朝廷管辖的“土皇帝”。其中不少人觉得自己保境安民、功德巍巍,死后记载自己功绩的石碑不大到令人瞠目,都对不起自己的功劳。

正定出土的这尊超大个的赑屃残碑基座,和邯郸大名出土的超大墓志铭、超大德治碑,都属于这种“傻大”的自我表彰文物系列。

补充一下下:出得寺来,旁边有两家烧饼小店,其中的“口口香”,是我们每次来开元寺的必吃。一甜一咸,当街趁热,大快朵颐。也可以算是开元寺的当世第四样宝贝。

开元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