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徒二(法演)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滋味长。心地不生闲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
禅作品欣赏
这首诗是禅师咏唱的作品之一。禅师幼年出家后,不但修习佛学,还参学儒家。禅师在佛学以及儒学的造诣,令人钦佩。这首诗是禅师叙述人人皆可成佛,及如何才能成佛的诗作。全诗语言浅显,通俗易懂。禅师讲述的佛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禅首联中的“空门”二字,这里是指佛教。佛教认为法空、人空,一切都是空的,所以称佛教为空门。诗文的第一句,禅师告诉众生说:佛门是有法可以修得,人人都可以成佛。《涅槃经》说:
“一切含生之类,皆有佛性,有佛性,便可除去自身的迷妄,使佛性发扬光大,最终得以成就佛道。”
禅第二句禅师告诉众生,成佛后就会有亲身的经历和体悟。有了这些以后,就能清楚地了解深渊广大的成佛的道理,也就是“滋味长”。颈联禅师主要诠释,如何才能成就佛道。禅师用比喻的方式,把“心”比喻为土地。如果土地上的杂草生长起来,那么粮食、蔬菜就会荒芜。众生的心中如果生出种种的杂念,那么佛性就会被染著、被遮盖,也就无法成就佛道。
禅禅师告诫众生,要使粮食蔬菜在土地上生长,就必须去除“杂草”。同时众生想要觉悟自性,使自身的佛性发扬光大,一定要修养自身的佛性。众生要去除自己心中的虚妄之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佛性清净,才能成就佛道。
禅最后一句中的“白毫光”,是指佛的三十二相中的一相。传说佛的两眉毛之间有白色的毫相,左旋宛转,放之则有光明。《法华经·序品》说:“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由此可见身发白毫光即是成佛。
禅心得不生闲草便可以成佛,因此修心就是成佛的关键。佛教中的禅宗特别强调修心,因此有人称禅宗为“心宗”。禅宗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偈言。六祖曾经说过:
“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自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禅既然这样,众生如何让自身的真如佛性显现呢?禅师告诫众生,那就是险种不生“妄念”。按照怀海大师的说法,心不“取染动念”。甚至于连求佛、求菩萨,求一切有、无等法的心都不要有。这种无求的心,就是佛心。拥有了佛心,也就成就了佛道。
禅大德高僧
法眼文益禅师,唐朝末期的浙江杭州人。唐朝末年朝政的昏暗,导致农民运动不断。禅师生活的江浙地区,也有波及但破坏不大。突如其来的的瘟疫,却波及禅师一家。禅师七岁时在智通院落发为僧。以现代的眼观看,禅师落发的年龄令人诧异。但唐代幼年落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例如:灵佑禅师、洞山良价禅师等,都是幼年落发。
禅禅师七岁落发成为沙弥后,二十岁在越州“开元寺”具足戒。禅师前往育王寺的“希觉律师”的法席,学习四分律。禅师在师傅的教诲下,四分律的持守严谨,颇有心得。禅师同时研究儒家经典,辞赋文章写得也非常不错。
禅禅师后来来到福州长庆院,师从慧稜禅师参禅。法眼禅师在长庆禅寺参禅十几年,未得契悟。于是禅师游学四方,参访大德高僧。禅师在途中偶遇桂琛禅师,机缘和合,禅师获得契悟。禅师开悟后,参学“桂琛”禅师数年后,开始参访江南丛林。
禅禅师后来在抚州的崇寿禅院出世。禅师开法后,很短时间就聚集了数千徒众。禅师道行于江南地区,也引起了江南地区权贵的注意。不久以后,禅师被邀请到金陵报恩寺开堂传法。法眼宗在法眼禅师和弟子的努力下,成为吴越地区最繁盛的宗派。
禅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