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闽南佛都,各种宗教的庙宇皆可看到,有趣的是,香火最旺盛的,却不是名扬天下的开元寺,而是一座关帝庙—通淮关帝庙。
我本意是去清净寺的,却因扫了一眼,见远方人头攒动,萦绕着袅袅青烟,便好奇走了过去。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上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论年龄与性别,信众自动排成队伍,井然有序的上香。香炉里的烟火不断,广场上都弥漫着香味,如此场面,是我在其他寺庙不曾看到的。
泉州的关帝庙,是福建省最大的,看到眼前这阵势,我深觉也是香火最旺盛的。
通淮关帝庙前身是水神庙,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泉州沿海,当地人常出海打渔,祭祀水神并不稀奇。庙内供奉的是平浪侯晏公,晏公最初为江地方性水神,后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全国性水神。
明朝初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要在泉州兴建七座关帝庙,只是七座庙宇耗费银两颇多,可皇令不可违,便将水神庙改为了关帝庙。
闽南人做生意讲究诚信,忠义千秋的关羽自然成了当地争相祭拜的对象。
后来不仅生意人前来祭拜,上学恋爱,平安健康等心愿也来上香,关羽逐渐成了掌管万物的神,泉州人有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关羽。
据当地人讲,通淮关帝庙极为灵验,前来求签者络绎不绝,这点我是亲眼目睹的。在庙里的大殿内,摆放着木块卦和求签桶,很多老人许完愿后都会在此摆上一卦。
我不懂具体的流程,只看到他们拿起两块贝壳状的木块,不停地往地上摔,然后根据正反面鉴定许愿会不会实现。很多人会摔多次,期望多次验证自己的结果,于是整个大殿内到处响着清脆的摔卦声。
香火旺盛钱财自然滚滚而来,可关帝庙却从不占为己有,而是将多数香火钱捐建学校,用来帮助信众积德行善。如此以来,关帝庙更加深入人心,闽南地区,乃至一些东南亚人士都会前来祭拜。
关帝庙不收门票,免费进去参观,不过大部分当地人是不进去的,他们往往在门口祭拜,香炉也设在了外面。
广场上三座殿宇并列,武成殿、崇先殿和三义庙,三义庙供奉的是刘、关、张,后来又加上了诸葛亮。崇先殿供奉的是关羽,以及其祖、父的牌位。
原先是没有岳飞的,民国时庙内又增加了岳飞像,关帝庙也叫成了关岳庙,不过人们仍习惯叫它关帝庙。
庙宇外观极为华丽,歇山式屋檐,通体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丝嶂绮窗,红烛芳筵,真是华丽异常。屋顶也不是闽南常见的红色瓦片,而改为了绿色琉璃瓦,屋脊之上配以色彩鲜艳的游龙,活泼中又不失厚重。
我比较喜欢庙内的楹联,如: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
这个楹联写得太好了,出现在泉州这样宗教文化浓郁的城市,既矛盾又不矛盾。一方面告诫信众若是诚信正直,不拜也是可以的,可若你狡诈多端,哪怕天天来拜,依旧没什么用。
崇先殿里也有一幅楹联:指日雄心国社稷,凌云大义壮乾坤。后面楹联是:清流应是源头澈,义厚应承祖上贤。当地人在祭拜关羽时,没忘了感恩关父关母的教导,体现出当地的孝风浓厚。
武成殿门匾上有金色“正气”二字,出自理学大师朱熹之手,字体强劲有力。后面也有一幅楹联: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这是春秋楼的对联,就是关羽日夜苦读的地方,泉州将其借鉴了过来。
难得的是,关帝庙香火如此旺盛,香火也是免费的,大殿前摆放着一堆敬香,供信众免费拿取。这更加体现出泉州人的心胸,真诚祭拜,不在乎钱财。
有机会到泉州,可到此转一转,向关羽许上一个心愿,说不定回去便会实现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