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泉州府”→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今日分享:
走读中国
西街慢生活
文/沐春风,图/好摄咖
如归如归
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古往今来解释众多,有解为“纯正”,有解为“直”,即不虚假。而我理解,所谓无邪,正心诚意而已。老同学冬子津说,“无邪即无妄,无妄即中孚,说到底,就是不二。”
冬子说的无妄即不虚妄。中孚,易经六十四卦中第61卦,风泽中孚,诚信立身。佛语“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冬子学问庞杂,《易经》功力尤为深厚。
单位里每天忙不完的工作,下决心休假着实不易。“受益”于该死的秋季花粉过敏,终于决定逃离几天,去泉州躲避式休假。
有诗有书才是慢生活。临行前在家选书,想带断断续续读的《诗经》。学法律史出身的我,对《诗经》始终一知半解。此时,菲姐劝我,“不必带了,想看什么书让彬彬找给你。”彬彬是我们在泉州的小友,她是开元寺正对面、象峰巷口“美好生活.芥子书屋”的小掌门。因为重情重义、宽广大气的菲姐,我们在泉州结识了一众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周五临近中午,飞机降落在泉州晋江机场。初秋的闽南,暑热未褪,一如泉州人的热忱。下了的士,穿过象峰巷步入西街,一切如昨。
到了“旧馆驿客栈”放下行李,走进“真水闲院”茶馆,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达真、小林警官、拉图、考拉、小婧、阿达、彬彬、蓉蓉、小蔡,连名誉店主——狗狗“海盗”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友善,堂屋里已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肴。这是真正的宾至如归。
和彬彬讲了书的事,第二天就给我送来了几个版本的《诗经》,我选了骆玉明解注的彩图版。喜欢这带注音和插图的版本,纠正了以往的一些读音和理解的偏误,也顺便给彬彬小友开个张,甚好。
泉州让人念念不忘的,一定会有面线糊。拉图曾说过一句趣话,“我不要去香港,那里没有面线糊”。
周末的两天,林警官、蓉蓉姑娘分别带我去吃最地道的面线糊,然后沿路闲逛:聚宝街,道才巷,施琅的系列花园,天后宫,市舶司(海关)旧址,李贽故居,蔡鼎常故居,古早的泉州历史安静地留存在这些看似寻常的街巷中。
古寺听经
到了泉州也就开启了在北京可以想、不可求的慢生活。每天跑步闲读,寻幽访胜,泡茶酌酒。
这天早上在中山公园跑完步闲逛到开元寺。位于西街的开元寺是一座十分包容的古寺,免费开放,周边居民每天早上进来礼佛、闲谈、散步、健身。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年),初名“莲花寺”。长寿元年(年)改名为“兴教寺”,神龙元年(年)又更名“龙兴寺”。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年),唐玄宗下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称现名。
历经多年的岁月洗礼,寺内古榕参天,建于宋代的东西两座石塔高高耸立。两塔相距余米,一曰镇国,一曰仁寿。石塔巍峨肃穆,而沿途的石狮虽形态各异,但个个欢脱愉悦,令人忍俊不止。
大雄宝殿后面是甘露戒坛,这是我国佛寺中仅存的三处古戒坛之一。我绕过戒坛殿外的香火,至殿门外,见一20几岁的小和尚独坐戒坛大殿一隅,专心诵经。看他文弱的样子,低声诵念,发出来的竟是穿透力极强的重金属磁音,在周边稍显喧嚣的环境中仍能清晰可辨。我特意走到木窗后,感觉木板都在跟着颤动。近在咫尺,又觉得经声悠远,一时竟有些痴了。
慢下来,会发现很多,奇妙不可言说……
我始终有个观点,不进菜市场,不足以真正了解一个城市。从开元寺出来,沿西街一路向西,在西街的西街,便是一个规模挺大的菜市场。各种海捕鱼鲜中,一种个头不大但是眼睛很大的冰鲜海鱼,样子超萌。回到茶馆,静寂无人。
一边泡茶,一边到后厨煮汤,就当做玩耍吧。找了一口大餐锅,打开电磁炉,开始下料,越下越多,最后竟煮出一大锅内容丰富的汤。喊人来帮助消灭,阿达、小婧、考拉、彬彬,还有四川老田都来帮忙。
泉州就是这么魔幻的城市,出古寺到菜场,茶馆里煲汤,毫无违和感。
长桥落日
年初秋,我曾去看过晋江的五里桥,这次便想着去洛阳桥看看。
位于泉州东北的洛阳桥原称“万安桥”,是古泉州史迹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北宋时(年至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
造桥时首创的“筏型基础”“浮梁架运”“养蛎固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高峰。洛阳桥长约米,宽4.5米,有桥墩45座,桥南有蔡襄祠,桥北有祭祀海神通远王的昭惠庙。
洛阳桥建成后,方便了陆海联运,极大地拓展了古泉州港北向腹地,泉州与福州、江浙一带直至全国的商贸活动开展。
这天傍晚,估算着日落时间拉上考拉打车就走。出租车直接把我们带到了桥北。看蔡襄石像,与北地石像人物大多忧患凛然的样子不同,只见他面庞丰朗,微微颔首,眼神中写满了自信。
从桥北一路看过去,石板沧桑,桥下红树林茂盛,鹭鸟恬然,渔舟忙碌。考拉年轻人心性,处处好奇。及至桥南,看潮水疾涨,即将日落,呼唤考拉快走。
走走拍拍,夕阳间或从云缝中露出来复又隐去,一路疾走追逐,等到了靠近北部桥头、之前意定的“最佳观望点”,太阳恰好从云缝中挣脱出来,照耀山海,遍洒金光,短短十几秒钟之后,彻底隐没。
想到终年忙碌却无大成,看大自然壮阔,而时光易逝,要走难留,从没写过现代诗的我随手写下几句:
落日
太阳从云缝中挣脱又落下,
就那么区区几秒钟。
痴人逐日,
永远败在大自然永恒的无动于衷。
并没有一天的落日相同,
这千年古桥的落日啊,
美得让人泪流。
写完发给冬子,冬子说“发志动情,届为诗!”
我当然清楚,这终归是一个外乡人的触景生情,谈不上情怀与格局。想起年,83岁的余光中回到故乡泉州,写下长诗《洛阳桥》,诗的头几句是: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
桥畔的古桥餐厅吃了晚饭,长桥上已是皓月当空。电话里有老友来访,约好直接去达真在西街的“美好生活小酒馆”,今晚那有泉州本土创作歌手恺灵小姑娘的演出,唱了这场她就要去英国留学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
故交新友
老田是个有趣的人。那天我上午到,他下午到,午睡后我下楼寻茶,在客栈天井旁的“瑶珍书房”遇到正在泡茶的老田,交谈没几句就结识成友了。
老田大名田辉,四川遂宁人,在老家与人合伙开了家高端民宿。大约三四年前游历到泉州,从此便“疯狂”爱上了这里,不仅自己来,还介绍了很多朋友、乡亲来,引导了不少遂宁子侄到泉州读大学。
这次是他第三十次来泉州,陪着家乡的朋友送两个男孩来泉州读大学。在茶馆、客栈我见到了这两个新入华侨大学读书的帅气男孩。我戏言他把半个遂宁的人都介绍到了泉州。
临近傍晚,达真带我们去尚未正式营业的“城市复合空间——府里”参观、喝茶。这是一个风格迥异的场所,与达真的修旧如旧不同,古厝在改造中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落地观景窗,开阔的屋顶露台,一如阳光奔放的少主人“吹神”。
延伸阅读:府里
泉州西街上,最小的门面,最长的剪彩。
华灯初上,老田提议去“鲁智深”吃卤料。沿着熙攘的西街一路步行过去,几经穿梭,在昏暗的甲第巷找到了这家小有名气的卤料店。店名粗豪,店老板却一点不草莽,店里有他小楷抄写的心经,字迹清秀。卤料也被他摆放得精巧漂亮,让原本打算打包回去小酌的我们,就地开整,达真干脆跑回茶馆拿来了中午拉图专门送过来的美酒。
老田好饮更健谈,去过的地方都能抓住精髓娓娓讲述。此后的几天他一直在泉州古巷流连,甚至几次推迟了行程,直到我离开的前一天。不愧是洒脱随性的川人!
泉州数日,难忘的故事还有许多:达真在清源山做一个文创项目,我们去探班,山中饮茶,时光停滞;在小松医生家里,从不喝洋酒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妙处;亚三和阿梅提着排长队买到的冰皮月饼来茶馆探我,灿烂的笑容,让人暖到心底;在茶馆发现了拉图深藏不露的厨艺,技法和理念都具备相当的水准,不折不扣的美好生活“扫地僧”……
在泉州能找到都市人需要的慢生活,而泉州当地的小伙伴们每天都在奋斗打拼。达真每天一大早跑到山里设计并组织施工,晚上还要和伙伴们加紧排练木偶剧,这些伙伴都是泉州有名的青年艺术家,除了相关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不少人都有电视台制片人、主持人等正式职业,聚在一起做这些传承传统文化的事只能是利用业余时间。
延伸阅读:老子天下第一。
小林警官、小松、蓉蓉、莹莹、阿娇也都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回京当天,恰逢“府里”开业,考拉坚持把刚刚“博饼”博到的礼物——印有“爱拼才会赢”的T恤送给我。
“爱拼才会赢”,这才是这群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END·
来源
飞鸟8号
作者
沐春风
配图
好摄咖
整编
泉州府
我知道你在看请猛烈地点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