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非遗文化之旅的第五站
我们来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处处红砖古厝、烟火氤氲的城市
朱熹曾这样写道: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大家猜到这是哪里了嘛?
让我们来揭晓答案吧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来到
东南亚文化之都——泉州
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点击信件展开
没错!
我们的第四站来到了——泉州
「刺桐古城花欲燃,旧游人物想依然。」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简称泉、鲤,由于城市自古来就多植刺桐,也称刺桐城,历史上的宋、元朝代被公认为是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目前被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现已经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同时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刺桐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国家文旅部评定的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形成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感受
文化之都——泉州的魅力
晋江五店市
?
在晋江有一个被林立高楼包围却又独立的静谧之地,这里并没有因为时光流逝而被遗忘,反而更具有情怀特色,是一个城市中的瑰宝。这里是晋江的“五店市”。在唐朝开元年间,姓蔡的一家人在此地开了5家远近闻名的饭店,这里也故名为五店市。而现在的五店市已经是一条传统的闽南特色街道,红砖建筑的洋楼是明清、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很有历史价值。
古大厝,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大户人家的建筑。这种房子一般都是迎街面三间房模式砌成,里面有天井院落与后进房屋,迎门的屋顶两端有明显上翘的屋脊,屋檐的瓦当多是采用福、禄、寿、禧等图案,而墙面则会镶嵌一些花样图案,因此一直被称为“红砖白石双坡渠,出砖入石燕尾脊”。
“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砖石质地各不相同,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沿袭成风,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五店市里有很多中西合璧的洋楼建筑,在当地这种洋楼建筑亦称“番仔楼”(番仔是从前闽南人对南洋人的贬称)也叫洋楼。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是按中西合璧所建的楼宇住宅,因房东想法各异,设计师镶嵌了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让人惊叹,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它们不仅建造精美,并且富含华侨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下南洋、抗战、国共对峙、文革等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
穿行在闽南地区众多番仔楼中,人们大概很难忽略建筑上那些造型生动的排水口。它们有着多变的形象如狮子、金鱼、麒麟等。因为没有一个学界广泛认可的称呼,当地人习惯上把它们称为“滴水神兽”。它是中国传统兽类辟邪的一种演变形式,又或许是现代生活中最后的兽。
位于五店市的这尊风狮爷深得许多人的喜爱
有好心人为它穿上了“披风”
风狮爷又称风狮、石狮爷、石狮公,日本、琉球称“シーサー”,是福建省的一种地方民间风俗。风狮爷一般是以单只站立的形象出现,它的造型线条比较粗犷,形象浑厚简朴。金门、琉球群岛等地设立在建物的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的狮子像,用来替人、家宅、村落避邪镇煞。
风狮爷是借助狮子的灵异和道教的镇风镇煞的信俗,与闽南地方信仰文化所结合的产物。闽南人相信,台风、飓风、龙卷风等都是“风煞”作怪,而雕琢出来的威武的风狮爷可以用来镇风、止煞。因此,在雕刻风狮爷的时候,我们会将对中国神明的想象附会在狮子的身上,风狮爷的艺术形象也比较多样化。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