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须弥塔的创建年代,现存最早的资料——唐大历十二年(年)《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中记载:三门楼“北有雁塔,建乎齐朝”。明万历二十八年(年),《重修真定开元寺记》沿用此说,因而有始建于北齐的说法;清康熙初年重修古塔,在施工中筑地基时于地宫中发现石函,上书“贞观十年记”,即唐贞观十年(年)。此后《正定府志》《正定县志》均采用此说。至于“贞观十年”到底是始建还是重修时间仍存疑惑,所以,关于塔的始建年代仍然存有建于齐或唐的两种说法。年重修此塔时,不仅在塔刹发现大量文物,更于第二枚宝珠的表面发现了百余字的铭文,为建于唐的说法增添了新的依据:“直隶真定府开元寺旧有宝塔一座,自大唐贞观拾年肆月初捌日建立,迄清朝壹千叁百余年,于顺治拾捌年柒月贰拾贰辰时倒。坐有僧大造化名自成等同化重建。从康熙元年修,至康熙四年秋月大功完造……”其始建时间记得十分具体,可信度较高。
康熙七年所立的《重修真定开元寺浮图记》碑,详细记载了清康熙初年重修须弥塔之事:清顺治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辰时,正定开元寺塔忽然坍塌,紫衣大德自成等遂入京师募缘,得不少大檀越相助。款项筹足后,于康熙元年动工,四年告竣,剩余钱款还用于维修钟楼和前殿,这些大檀越中有朝廷重臣索尼、索额图、梁清标等,能入京师向如此多的朝廷重臣劝缘募捐,在正定各寺院重修脾文中是很少见到的,可见这位开元寺僧人自成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
关于须弥塔的名称演变,唐大历十二年(年)的《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及明万历二十八年(年)的《重修真定开元寺记》均称“雁塔”。关于“雁塔”这个名字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印度时,一座寺院的僧人信奉小乘佛教,允许吃“三净肉”,但三净肉不能时时满足。一天,天上飞过一群大雁,一僧人眼望雁阵说了句:“可惜我院众僧吃不到。”他的话音未落,只见一只大雁折旋回来,坠地而死。僧人因此有所感悟,说这是佛设法教化我们去除人的贪婪本性,要我们尊奉大乘教法,自觉觉他,利乐众生。为了纪念大雁的功德,将它建塔安葬,后来寺院多建这种形制的宝塔,并称“雁塔”。清康熙年间重修后,郡人梁维枢书“须弥峭立”匾额镶嵌于塔上,以誉佛塔崇峻之貌。但康熙七年(年)的《重修真定开元寺浮图记》碑中,并未以“须弥”称塔名,而是采用佛塔通用的“浮图”记载。直到清同治十三年(年)《重修天宁寺正殿记》碑文才从侧面提出“须弥”的名字:“殿后浮图九级,高插云际,屹为一郡巨观,与须弥、衣钵、多宝塔相辉映。”此后的一些资料多用“须弥塔”这个名字。可见,“须弥塔”这个称谓至今仅仅使用了二三百年,而“雁塔”一名却沿用了一千余年的时间。虽然此“雁塔”不及西安大、小雁塔的名气,但其始建年代要比后者早了许多年。
从历史老照片中可以看出,在须弥塔前有一面积较大的水面。在唐《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关于寺院的描述“北近滹沲大川,西负井陉巨镇,山势逦迤,依依目前,河流潺溪,缭绕金刹”中,可知唐代开元寺的盛景,“金刹”即古塔,其周围有水围绕。历史上人们在中元节晚上,到开元寺放河灯活动想必即是在此进行。这里不仅是开元寺一大胜景,更是开元寺排水、渗水的地方。
来源|自在正定
编辑|李晓旭审核|张强
编审|魏哲高清总编|傅玉雷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