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河北古建筑哪家强去正定看唐风吹拂开元寺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11/16

说起河北看古建筑哪家强,那必须是正定了。

正定方位,与石家庄之间隔着滹沱河

正定如今是位于石家庄北部的一个小县城,但在历史上可是河北地区的重镇。正定旧名真定,南临滹沱河,西控太行山的井陉关口,是连接河北与山西、拱卫京畿的咽喉要地。正定最早设县的记录在秦朝,当时叫东垣县,汉高祖在此处平定叛乱后,为盼政权稳固,希望天下从此真正安定,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此后一直沿用至清代。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真定为成德军节度使治所所在地,成为藩镇割据的「小国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正定城的形制,就是由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在应宝元年(年)重建而成的。唐宋时期,真定城内佛教兴盛,现存的不少古建筑都是当时留下的。明清时期,真定成为保卫京师的驻军重地,清初也做过河北省会(康熙年间直隶总督驻真定府),后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沿用至今。20世纪初,清廷修筑正太铁路。这条原定为正定到太原的铁路,最终因为滹沱河架桥的问题,起点改为了滹沱河南边的石家庄村,从此石家庄借铁路崛起,最后成为河北省省会,而原先风光的正定,则日渐衰落,成为如今略显萧条的小县城。

正定虽小,但保存下来的古迹,绝对称得上河北一绝。然而当我们从石家庄打车抵达正定的时候,正碰上大雾,县城笼罩在迷雾中,如寂静岭一般,看不真切。一早去的第一站,便是雾中的开元寺。

开元寺布局雾中开元寺塔、楼相望黄昏时开元寺塔、楼相望三门楼遗址,建于唐武周如意年间

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年间,唐代开元年间随大流改名为「开元寺」。开元寺现存完整建筑仅为钟楼与须弥塔一座。虽剩的不多,但这座钟楼来头可不小,上世纪30年代营造学社考察正定时,梁思成就称其为意外之喜,断定其可能为唐代木构遗存:「钟楼三间正方形,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梁思成第一次见到唐代木构建筑。

△开元寺钟楼下层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杪偷心造,明间的补间铺作隐刻在第二层柱头枋上,这都是早期斗栱的形制

开元寺钟楼也是现存唯一一座唐代钟楼实例,由于上层为清代重修,被称为半座唐构。上世纪80年代末钟楼落架大修,上半部分被重新修为唐代风格,但同时也破坏了上层部分唐代梁架结构,最终的结果颇具争议。不过至少现在的我们还能在此地感受到唐风的吹拂,那也足够了。

开元寺钟楼外观,上层重修为唐代形制

开元寺钟楼外观

与钟楼相对的开元寺塔,则是一座九层方形砖塔。据记载,开元寺塔始建于贞观十年(年),现存部分为明清重建,但形制基本为唐代的样式。

开元寺须弥塔正面开元寺须弥塔侧面

砖塔每层叠涩出檐,第一层正面辟拱券门,门上是清代的「须弥峭立」石匾,塔的四角都塑有力士雕刻,看起来还挺有意思。二层以上都在正面开一小窗。塔的整体形制介于楼阁式与密檐式之间,平均层高较高,收分近似斜线。类似楼阁式塔,但随着层数增高,每层的高度又明显减小,这是与常见的楼阁式塔不同的地方。

正面拱券门,门上乃「须弥峭立」石匾塔四角的力士雕像力士雕像细节

须弥塔和钟楼中后部为开元寺主殿(法船殿)的遗址,这种大殿在后,佛塔与钟楼在前并列的建筑布局,为晚唐时期寺院从以佛塔为中心向以殿阁为中心过渡的珍贵实例。

除此之外,开元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只大赑屃了。这个赑屃是年在正定县城内一处工地施工时发现的,陆续发现的残碑、碑额等物后续都移置到了开元寺。这只赑屃长8米多,堪称国内第一。原本立在赑屃身上的残碑据考证记述的是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事迹。安重荣曾追随石敬瑭建立后晋,被封为成德军节度使,镇守真定。但他一向不喜欢契丹人,后因为不满石敬瑭对契丹卑躬屈膝的卖国行径,起兵反叛,最终被镇压,惨遭擒杀,这块歌颂他功绩的石碑也随即被砸毁掩埋,直到千年后的今天才得以重见天日。

超大赑屃,大鼻孔令人印象深刻安重荣德政碑局部

到了下午,雾气散去,在正定逛了一圈后我们又重返开元寺。终于看到了夕阳下高清版的塔楼相望,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夕阳下开元寺塔与楼之剪影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