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两会热点聚焦打造旅游打卡胜地让古城成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6/8

正如白岩松所说,“泉州,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近年来一拨又一拨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来到泉州,泉州古城旅游爆红,市区西街和金鱼巷更是一跃成为“新晋网红”。

文化浪潮涌起,使得泉州的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游客们纷至沓来。然而,旅游资源整合不足、知名度尚有欠缺、旅游基础设施仍不完备等深层次问题,依然考验着泉州。昨日,市人大代表陈开通、市政协委员杨学太做客早报“一线通两会”工作室,为泉州旅游发展和古城保护建言献策。

一拨又一拨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来到泉州,古城旅游爆红,西街和金鱼巷成为网红打卡地。

现状调查

发展亮点

古城魅力日益凸显全年接待万游客

回眸刚刚过去的年元旦,逛庙会、游古城、吃小吃,是众多来泉游客的首选。泉州古城“润物无声”文化展示中心在金鱼巷落地,古城业态水平进一步丰富,古城魅力愈发凸显。而在去年国庆黄金周,泉州西街连续火了七天,每日的人山人海见证了西街站稳古城旅游C位。

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去年“五一”期间,金鱼巷三天引来游客10万人次,泉州特色小吃供不应求;国庆假期,西街和金鱼巷累计人流量达51.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万元。

据介绍,随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持续加快,泉州“古城”+“山海”的好风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相比往年,去年泉州旅游交出的“成绩单”颇为喜人:年泉州市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比增20.8%;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比增26%,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前三。

困难症结

知名度尚有欠缺缺乏“深度游”拳头产品

泉州旅游从业人士王女士认为,这两年泉州旅游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与国内一线旅游热门城市相比,知名度尚有欠缺。由于泉州的旅游资源整合不足,至今缺乏“拳头型”深度游项目,旅客们停留的时间仍较短,无法为吃、住、行、娱等各方面贡献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泉州旅游这两年进步很大,但当前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市民蔡永怀是一名泉州文史爱好者,热爱古城的他认为,要解决无法留住游客这个问题,一定要做好“泉州夜游”这块蛋糕。他建议,中山路涂山街至打锡街步行街可设立小吃夜市,借鉴台湾小吃夜市,把泉州的名优小吃集中起来,步行街的商店销售本地名优产品。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闽南语作家洪泓就出生于西街,他表示,目前古城游正处于历来最好的黄金阶段,古城游的宣传力度之大也是历年少有,但还要加大开发深度游产品,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洪泓举例,西街有二三十处名人故居,完全可开拓名人馆;古城游可设置专题专线,而泉州宋元时期的遗址遗物是其他城市所罕见的,可吸收民间资本或采用众筹形式,修建宋城、元城。

游客印象

街巷卫生管理不到位部分老字号服务待改进

那么,我们每天生活的这座城市,在外地游客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呢?记者查询国内某知名旅游网站,在网友写成的多篇泉州游记中,“古早味”、文化古城、慢调小城、佛国、“到处都是庙”等标签,是部分网友对泉州的印象。

然而,“泉州游”也并不全然美好。去年国庆假期,来自北京的驴友阿饼来泉州玩了四天。他直言此前对泉州并不了解,在网络攻略的指引下,他到网红小吃店“打卡”,但在市区涂门街一老牌小吃店遭遇“店老板态度恶劣,令人用餐不快”。市民张女士也反映,曾带着外地朋友逛游古城,发现开元寺大门前经常有载客三轮车占据广场候客,三轮车上贴着医疗、整容广告,有碍观瞻;而西街小吃店增多后,垃圾也多了,垃圾桶不及时清理,垃圾常会溢出。

做好古城文章唱响“海丝”品牌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介绍,年,泉州将抓好“一社(旅行社)、一游(导游)、一点(景点)”三大提升工程,推动产品提质、配套提升、营销增效,着力构建“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间在生态连绵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首先是培育精品,围绕“古”字做文章,以“古城”为核心,按照一中心多点布局的思路,整合周边资源,开发“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寺”等系列旅游产品,推进崇武古城、永宁古卫城、安海古镇、岵山古镇、洛阳古街、梧林古村落等保护性开发。

其次是延伸业态,推进“旅游+”,促进体育旅游、夜间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发展,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伴手礼研发,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条。

再次是补齐公共配套短板,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市县一体旅游集散服务网络,统筹推进休闲驿站、自驾营地等配套建设,加快智慧旅游云平台建设。

最后是提升营销效益唱响品牌。以“海丝泉州”为统领,以各地旅游品牌为支撑,构建多层次、全产业旅游品牌体系。

建议提案

陈开通(左)、杨学太(中)做客东南早报“一线通两会”工作室,畅谈泉州古城旅游。

创新宣传营销模式鼓励影视作品来泉取景

“泉州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宣传营销上火候不足,应找对宣传突破口。”泉州市人大代表陈开通建议,把古城文化转变成影视文化,也就是通过影视文化展示泉州古城的魅力。

陈开通说,这些年来,政府大力支持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但欲让泉州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须注重“画龙点睛”。建议集中财力邀请名编剧创作与泉州有关的剧本,邀请有影响力的明星演员来泉州拍戏,或者可携手国内著名卫视的综艺节目,通过不一样的宣传营销模式,让国内的年轻人了解泉州。

“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只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泉州,才能成为撬动泉州旅游新活力的支点。”陈开通说。

无独有偶,今年两会,民革泉州市委员会提交了《关于促进泉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文中建议泉州出台相关奖励措施,鼓励影视作品来泉取景,并利用互联网及手机端APP,引进专业策划团队,对城市进行整体包装和推介,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立文化展示中心打造网红打卡胜地

“泉州古城文化和旅游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各方的努力,形成共识、形成潮流!”市政协委员、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学太说,他曾担任泉州旅游商品设计创作大赛、“闽南美好生活节”LOGO大赛等活动评委,众多活动和赛事呈现出的变化喜人,“这些年来赛事参与者年轻化,一大批90后把生活方式、时尚理念融入古城文化,而这也是泉州古城和旅游发展最大的生命力”。

然而,泉州旅游发展与热门旅游城市相比仍有差距。杨学太说,泉州缺少古城文化和旅游场景化的体验中心。在泉州古城建立泉州文化展示体验中心,让泉州文化赋能产业经济。这个体验中心不仅展现文化,还有可供游客体验的产业文化,比如鞋服、石雕、陶瓷、永春香,而这些都是旅游纪念品。

杨学太还建议打造城市文化新IP,让传统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激烈碰撞,这种撞出的“火花”能传播得快且广。“而打造新文化IP,只有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习惯,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去。”杨学太补充说,泉州也可以做形象IP,借鉴“熊本熊”的经验,通过引入“五新”,即新理念、新元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让泉州的文化根系看得见、摸得着。

部门回应

多层面齐发力提升泉州古城知名度

今年,泉州市古城办将重点加快推进“七个一”示范工程,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在施工的同时,将同步培育业态,形成有泉州特色的活力街区;西街东段U形面综合整治工程,将再现千年古街活力。与此同时,古城旅游核心区交通组织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继续组织交通接驳系统建设,打造“多元文化、多彩交通”,构建“公交+慢行”系统,方便市民和外来游客。

“小白”的开通方便游客逛古城(柏峰/摄)

全面活化古城业态也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市古城办将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上注重“原生动力”,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内生动力”,努力打造古城文旅品牌和文旅IP。通过研究出台奖励补助办法,鼓励市场力量参与保护修缮并换取使用权。在古厝得以修缮后,再植入适合业态运营,焕发老建筑新活力。

此外,今年还将依托各种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发挥名人效应,邀请泉州籍名人大家回乡办展、开讲座,邀请全国文学名家、书画家、摄影家等,借助海丝国际艺术节,开展围绕古城主题的大型活动,提升泉州古城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山之石

●北京南锣鼓巷:年,政府正式进入南锣鼓巷的保护与发展,以政府力量+民间力量两种推动力来改造街区。年4月25日起,南锣鼓巷宣布暂停接待旅游团队,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进行整改提升。这些调整印证了政府主导在避免低端业态盛行、兼顾游客和居民利益方面的重要性。

●广州永庆坊: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改造采取的是“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三方共赢的模式,在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遵守现有规划法规及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微改造。“微改造”后的老楼还保留着原有的砖墙、木门和窗格,坊内有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等广州著名景点,修缮后还增加了李小龙故居、民国大宅等景点。

■东南早报记者张素萍庄丽祥王盼琛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