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塘(永觉元贤)
窗前闲半亩,开作小方塘。
云过暂留影,月来时有光。
灌花借春色,洗砚流墨香。
唯有塘中水,澹然却自忘。
开元寺赏读
本诗作者永觉元贤通过对门前小方塘的描绘来寄寓禅意。首联“窗前闲半亩.开作小方塘”,信手拈来,起句自然,交待了方塘所处的位置和来历。中间两句具体写方塘挖成之后带来的优雅景致。
开元寺天空的云彩飞过,在方塘中留下转瞬即逝的身影;月亮出来,按时将清辉洒在方塘上。塘水似乎也通达人性,它在浇灌花木时,顺便从春天借来了缤纷的色彩;清洗砚台时,在流水中带走了墨的幽香。
开元寺可见,小小方塘,使云彩留影,使月亮光顾,为花木增色,为文人洗墨,显示出迷人的魅力和巧妙的作用。这四句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刻画出其它物象和方塘的关系,形象生动,富于情趣。
开元寺特别是“灌花借春色,洗砚流香”这一句,可称佳句。注意,这里不说花木给春天增添了色彩,而说花木的色彩是塘水从春天借来的,稍换角度,却突出了塘水的可亲可爱。
开元寺一个“借”字,极为巧妙,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方塘和春天、花木三者的关系,而且使人情味更浓更醇。“洗砚流墨香”一句的手法相同,加重了这一联的韵味。
开元寺末尾这一句是一个归纳,也是一次升华。它将四句拟人都归到塘水一身,点明“只是它”或“都是它”施予的这一切。
开元寺可它又是怎样一种心态呢?它并没有骄矜,也没有浮躁;它只是淡淡地、静静的,一如当初什么也没做过的样子;它不去计较别人是不是忘记自己,它先将自己做过的一切都忘了,甚至连它“自我”都忘了;坦坦荡荡,却令人感受到它的无限丰富、充实。
开元寺元贤(—)明代僧人。俗家姓蔡,字永觉,别号鼓山老人、荷山野袖、永觉老人。建阳(现在的福建)人。慧敏好学,二十岁补邑庠。二十五岁读书山寺,听到持诵《法华经》,以为“周孔外,乃别有此一大事”,于是跟从僧学习《楞严》、《法华》、《圆觉》诸经。
开元寺第二年,前去董岩参访无明慧经禅师,叩求心要,从此决意参禅。四十岁父殁,因乩笔有莲华国里人之语,感触弃家,参礼慧经禅师剃度为僧。苦参悟脱,去荷山隐居自修。
开元寺慧经禅师圆寂后,又往博山依止元来禅师后受具足戒。相伴三年,深受元来赏识。明崇祯七年开法福州鼓山涌泉寺,迁泉州开元寺、杭州真寂院、剑州的宝善庵。
开元寺所至深居丈室,淡然无营,若不事事,而施者争先,百务皆举。开堂三十余年,四次坐道场,言满天下。清顺治十四年,不食20余日,书偈端坐而寂。法嗣道需将其语录及诗文、杂著等汇辑成《永觉元贤禅师广黔》。
供灯南无阿弥陀佛传播佛法,广结善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