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佛教的传承是分水陆两条路线的,路上的就是走的西域那一条路,水上却是从东南沿海传过来的。佛教建筑在我国境内分布的特别的广,小到村庄大到城市基本上都会都大大小小的寺庙,小到一间屋子的小庙,大到占地好几公顷的大寺都不难见到。
今天要说的就是海边城市泉州的一座寺庙,叫做承天寺,当然不是苏轼写的那个承天寺了,那个是在湖北那一带。寺庙始建于南唐时期,北宋时兴盛,和开元寺、崇福寺并称闽南三大丛林。相传建寺的时候,木材不够用,寺中的和尚就去化缘。一位山里人故意难为和尚,说是只要和尚能折断大树,自己取走就可以送给和尚。和尚听了就做法,真将树木折断变到寺内,这才凑够了木材。
这是一座历经时间考验的寺庙,文革时期寺庙被毁的面目全非,我们现在见到的建筑都是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寺庙原先的位置就很有讲究,闹中取静,虽在城市中,但是周边的环境比较清幽,各种自然景观也不少,这边来慢慢介绍。比较有名的有“一尘不染”,佛教修行讲究排除杂念,不受外物的干扰。还有“梅石生香”,寺内是种了梅树的,梅花开的时候就是一院子的梅香。
这座寺庙规模也不小,不过不能和从前香火鼎盛时期同日而语了。它一个比较不同的特点就是,中午要关门休息的,到了十二点就准时关门,不接待来客,寺内的僧人会进行午休,到了下午2点就会重新开放。这个规矩虽然有些奇葩,不过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大家谁还不睡个午觉了。
这里的建筑以红色和白色为主,瓦片也大多是红色和黄色的,因为是重建的宫殿,所以宫殿建筑还是比较新的,地上的小路平坦,殿阁顶上的瓦片整齐有序,屋檐上的一些雕刻花纹还有装饰都做得挺精致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这座寺庙感觉和一些古色古香的寺庙风格不太一样,是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的那种,寺庙是没有门票的,在大殿的旁边还设立茶水摊,有免费的茶水可以使用,让人感觉很暖心。寺庙内庄严肃穆的气氛好像也变得柔和了一点,带着点人情味。
大家对这座坚持午休的寺庙有什么看法呢,快来留言讨论吧。
往期精彩
云南一处秘境走红,桃花岛?雾里村?人神共居的仙境
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是十大养老胜地之一,聚居了40个民族人民
格尔木又一景区走红,面积是茶卡盐湖的56倍,被称青海“聚宝盆”
高山流水版的“九寨沟”,被称江西“夏令营”,门票只要20
吕梁又一古村走红,人称山西“坟墓村庄”,却因“凤凰”吸引游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