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泉州开元慈儿院,由全国佛教会主席圆瑛法师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2/10/15
北京医院治疗荨麻疹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泉州开元慈儿院,是年由全国佛教会主席圆瑛法师发起倡办的,以收养教育孤儿为办院宗旨。创办初期,院长转道和尚和地方人士叶青眼先后到海外为该院募筹经费,各埠华侨都踊跃捐输;由泉州到南洋弘法的僧人转蓬.转尘、转岸、善契、妙月等,也尽力支持该院的筹募工作。新加坡、马六甲、缅甸和菲律宾,相继为该院组织董事会,槟榔屿则设立赞助季员会。这些海外有关社团经常与该院联系并源源汇寄办院经费:新加坡董事会主任庄丕唐,先后多次陪同圆瑛法师到各埠劝募;侨领陈嘉庚先生决定把每年拨助闽南各地办学经费的20万银元中,酌情拨款补助该院,泗水归侨名医王振邦(南安人),曾假开元寺设诊所,将所收诊金全部捐献给该院。

开元慈儿院初办期间,每年收养的孤儿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院内孤儿在学文化的同时,还学习一些小手工艺制作方法,为以后谋生作准备。到了本世纪30年代,除收养孤儿外,还兼收附近一些儿童入学。慈儿院实行双轨制教育;多数学生参加全日制学习;少数学生则矢行半工半读,参加技术班学习。技术班分别设立缝纫、瓷绘、竹藤编织、木工、园艺等科,聘请名技师来班传授技艺。年,新加坡华侨胡文虎曾独资为慈儿院建了一座永安工场大楼,作为院生习艺的场所。以后因生数增加,工场大楼先后被改为教室。

年,开元慈儿院改名为开元儿童教养院。附近儿童入学的人数逐年增多,收养的孤儿逐渐减少,参加技术班学习的学生也相应减少。

年开元儿童教养院改为全日制普通小学,定名为“开元小学”,分区负责开元寺附近的儿童入学,当年入学新生有人。此后在学的生数逐年增多,至年在校生数增加至人。80年代以来,开元小学继续得到海外侨胞和原开元慈儿院的院友的捐助,学校规模也日益扩大,设备也日益充实和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次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并被评为“文明学校”。

在泉州开元慈儿院的影响下,德化旅马来亚归侨叶乃矧,于年捐资一万银元为首倡,在德化程田寺创办“枫林慈儿院”,这一善举立即得到地方人士苏由甲等人以及海外乡侨的支持。枫林慈儿院于当年秋季开办,招收抗日军属子弟、阵亡将士遗孤和部分沦陷区流落至德化的难童免费入学,使他们获得就学和抚养。该院聘请晓庄学校毕业生惠安人李述贤为院长,以“知行合一”为办学宗旨,实行工读制度,上午由教师传授文化知识,下午进行生产劳动,包括种蔬菜和可可,生产粉笔、瓷画、布鞋等,把农场和工场的收入,作为学校的办公费和学生的生活补助费。枫林慈儿院办了十多年,解决了一些贫困儿童的就学和生活困难,也为地方培养了一些有用的人才。年以后,该院由德化人民政府接办,至年合并于莆田黄石儿童教养院。

泉州开元儿童教养院旧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