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图为沧浪亭。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太宗贞观初(--)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图为寒山寺远景。
辛亥革命后至年,寒山寺亦处危境,香烟稀少,门庭冷落,收入无着,住僧星散。年秋,高冠吾等曾将原藏经楼略事修葺,易名为霜钟阁。日军侵占苏州时期,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年后,由苏州市文管会代管。图为寒山寺。
无梁殿是开元寺现在仅存的一座古建筑无梁殿即藏经阁,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年)。原先供奉无量寿佛,又名无量殿;又以纯为磨砖嵌缝纵横拱券结构,不用木构梁柱檩椽,故习称无梁殿。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由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护管理。图为开元寺无梁殿。
灵岩山寺,又名崇报寺,梁时名秀峰寺,唐代始称今名。明弘治年间寺庙遭毁,清康熙时重建;咸丰时又毁于战火,现存殿主要为印光法师于三十年代重建。灵岩山寺的中轴线上有天王殿(有实物记载庚申年重修)、大雄宝殿、念佛堂三进殿堂,东部为多宝塔、钟楼、香光厅等建筑,西部为花园。图为灵岩山崇报寺。
苏州双塔又称罗汉院双塔,唐咸通二年(年)盛楚创建佛寺于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年)至雍熙中,王文罕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不变。塔的外壁虽为八角形,但内部方室仍沿袭北魏以来旧制,实为唐宋之间砖塔平面演变的实物例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双塔寺的罗汉院双塔。
天平山白云古刹始建于唐朝,也称白云寺。宋庆历四年(公元年),范仲淹念祖墓在此,奏请为“功德香火院”。宋仁宗以山赐之,敕赐寺额,遂成范氏家庙。经历代维修,一千多年来,白云古刹见证了天平山的演变和发展,是天平山保留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之一。图为天平山白云寺。
天平山的白云塔。
玄妙观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余座,是西晋时期最大的道观。现有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及21座配殿。南宋淳熙六年(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图为元妙观大殿。
公元年元朝皇帝下令改为玄妙观。玄妙观至今已有1多年的历史,所以被称为“江南第一古观”。观内保存有大量各朝古碑,其中有老君像石刻,为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由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可称“四绝”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图为元妙观大殿内部。
晋高士支遁(号支硎)曾隐居于此,故名;因山上曾有报恩寺,一名报恩山;因报恩寺原为观音禅院,故又称观音山。唐《吴地记》:“支硎山在吴县西十五里。晋支遁,字道林,尝隐于此山,……山中有寺,号曰报恩。图为支硎山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