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正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好消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这是本届大会中国唯一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
泉州的申遗之路,从年“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遗方案开始算,已经历经20年。
几经波折后,这座低调的城市,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宋元泉州是当时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具有非常独特的发展智慧和卓越成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
而在今天,泉州也在飞速发展,年GDP破万亿,达.66亿元,已经连续22年保持福建省全省第一。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项目,不少人问,为什么是泉州?
今天,阿信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个低调的宝藏城市。
“涨海声中万国商”
今天的泉州别称鲤城,城市中心老城区形似鲤鱼,由此得名。
梳理历史,泉州的发展用“鲤鱼跃龙门”来概括,再恰当不过。
东南闽地多山地丘陵,缺少良田,古泉州虽然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但与南北两侧陆路交通不便。
偏僻的地理位置,让泉州人自古以来就以采集、渔猎为生,与发达的中原地区相比,生产力相当落后。
泉州惠安女,摄影:黄恒日,图片来自《给孩子的中国国家地理:东南·岭南山海间》
但也同样是地理位置的偏僻,让泉州有了“跃龙门”的机会。
由于地处偏安,泉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免于战火纷扰,躲避战火的中原大族南渡来此,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古语云“海者,闽人之田。”航海技术与造船业的发展,让泉州众多天然良港有了用武之地。
此次泉州申报的22处遗产点之一,位于石狮蚶江镇的石湖码头,就是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而建的码头。
东晋时,林氏家族从河南躲避战火南下。据记载,开元年间(8世纪早期)林氏已经拥有数十艘大船,贸易往来于夷州、琉球、南达菲、蒲端、甘棠、渤泥等众多海外城市之间。
夕阳下的泉州
唐中后期,泉州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商业重镇了,与广州、交州、扬州成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外贸港口,有诗歌留下了“市井十洲人”的描述。
此刻的泉州,离最繁盛之港只差一步。
晚唐五代,中原再经战火,许多重要的商贸城市受到极大摧残,而泉州在闽国旧臣留从效的治理下再度免于战火波及。
据载,留从效扩建了泉州旧城,环绕城周种满了刺桐树,泉州自此得名“刺桐城”。
随后,这座城市迎来了它在宋元时期历经四百余年、“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巅峰时期,实现了真正的鲤鱼跃龙门。
公元年,北宋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主管进出口贸易与航运。
市舶司的设置,规范了海外贸易,促进了泉州进出口贸易的繁荣,推动各行各业的兴盛发展,其中以“造船业”“纺织业”“制瓷业”为最。
当异域的香料、珠宝、药材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泉州的纺织品、陶瓷也远销世界各地。
比如德化县生产的白瓷,就让东南亚、印度半岛乃至欧洲的贵族们见识到了“中国白”的精美。
南外宗正司遗址。图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有一位传说中比马可·波罗还早四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商人雅各·德安科纳,曾写了一本书名叫《光明之城》,专讲泉州。
“街上有如此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得特别灿烂,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
今天的人们沿着石湖码头,以及作为航海信号标志的六胜塔前行,就可以重温宋元时外国商船入港、商人入埠时的路途所见。
遍地都是古迹,咱厝人,骄傲!
宋元泉州的繁荣,在今天泉州街头依然有迹可寻。
漫步泉州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街头巷尾遍地都是古迹遗址的城市。
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天后宫、真武庙、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洛阳桥、安平桥、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
这些古迹大多始建于唐宋元三代,却能历经千年至今仍存。泉州对古建筑的保存,可以说在众多文化古城中也堪称独一份。
泉州的古代航标——石湖六胜塔,摄影:张梓昌,图片来自《给孩子的中国国家地理:东南·岭南山海间》
泉州人爱自称“咱厝人”,古厝,是指年代久远、造型优雅的古建筑。
生活在泉州这样一个拥有大量古建筑,且保存状况良好的城市里,“厝人”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西街上建造于宋代的开元寺双塔,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以开元寺为中心,向东宫西南北四方望去,能遇见各式不同的古迹建筑:基督教泉西堂、供奉妈祖的天后宫、涂门街关帝庙、古清净寺、元妙观……
泉州西街中的开元寺,摄影:张梓昌,图片来自《给孩子的中国国家地理:东南·岭南山海间》
泉州甚至保留着中国仅存,也是世界仅存的摩尼教寺庙,即元朝时建立的草庵寺。摩尼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明教。
除了古韵,古泉州还留下了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
市区中心的涂门是宋元时是外来商人的聚居地。数千年前,数以万计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各国商人、传教士、使者、旅行家、贵族和平民纷至沓来。
他们从这个城市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留下了各自的文化。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的人们,在泉州这片土地上和平相处,互相交融。
鲤城区清静古寺的拱门穹顶,李琼/摄,图片来自《给孩子的中国国家地理:东南·岭南山海间》
因此,小小的泉州街巷之中,可以同时汇聚孔子文庙、伊斯兰建筑、佛教塔院、道家观宇等不同宗教建筑,而闽南传统建筑周围,又点缀着来自中亚、阿拉伯、东南亚诸国的异域风格。
通淮关岳庙,图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泉州申遗成功,不仅在于其拥有丰富的古迹,更在于对这些古迹遗址的保护修复,实现了“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水准。
如今鳞次栉比的红砖古厝中,是普通人买菜、做饭、闲聊的日常生活。
“仙气”和烟火气的不断交融,重要古老遗迹融入了市民生活,构成了“厝人”的骄傲。
也正是这样多元、庞杂的经济活力,不间断的居民活动,古厝的生机才能得以留存。
“非遗”大市
亘古悠久的历史,也在泉州催生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来自千百年来泉州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趣。
传承着中原雅乐遗韵的泉州南音,有着“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美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汉族音乐。
南音由“指”“谱”“曲”组成,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乐器伴奏,用泉州方言古语演唱,清丽委婉,曲调优美。
南音表演,图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南音有大量完整的古谱保留下来,其中许多乐器的形制与弹奏技巧也保留了唐代的特色。像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横抱琵琶,如今就可以在南音演奏中一睹其真容。
而这样历史悠久的雅乐,被泉州人传承保护得极好,早在年就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的听众不仅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古曲的复原音频,也可以在当地的剧院中聆听数百年前的城市之音。
同样入选联合国非遗优秀实践名册的,还有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布袋戏,自17世纪起在闽南一带十分流行,并随着闽南人的活动轨迹遍布各地。
一个木偶身上可以有多达四十、五十根线的牵引,在木偶戏演员的指尖操作下,木偶大可走、跑、翻跟斗,小可抬手、转头,细微动作,无不活灵活现。
泉州提线木偶戏,图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木偶戏同样唱的是传统音乐,唱、念世代相传,不少古剧本至今传唱。
今天泉州市内的木偶戏剧团,还会上演明清时期的《西游记》等剧目,古今同趣,可见一斑。
泉州提线木偶戏还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领衔中国戏曲表演,出国交流的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
这些辉煌的成绩,离不开广大木偶人一代又一代传承。
送王船、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蟳埔女习俗……泉州是非遗大市,而这些手艺、表演、风土节俗中,是一代代勤恳奋勉的泉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念念不忘的古早味
泉州地处山海之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馈赠给了人们丰富的食材,让泉州人的餐桌上,既有山珍又有海味。
软嫩不腻的姜母鸭,老姜的滋味独特浓厚,满满一锅,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
图源《泉州味道》
酥香鲜美的蚵仔煎,海蛎肥硕,面糊脆而不软,内里滑嫩,这道原本是先民在贫穷中发明的创意料理,如今是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图源《泉州味道》
还有咸鲜微辣的沙茶面,碱水油面配上猪肝、鸭血、鲜鱿鱼各式辅料,淋上滚开的沙茶酱汤料,这道东南亚的舶来菜品,已经成为家乡的味道……
图源《泉州味道》
泉州的小吃品类繁多,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古早味。
古早味这个词,可以说是专门为泉州菜量身定做的。这个地道的闽南词汇,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泉州小吃——面线糊。泉州人寻常的日子从清早一碗面线糊开始,忙碌一天过后也以一碗面线糊收尾。
图源《泉州味道》
面线糊讲究鲜、香、淡,色泽通透,汤汁浓稠,面线糊而不烂,再搭配上大肠、油条等,口感层次更为丰富。
制作面线糊的面线极为讲究,均细、有弹性、不易碎裂为佳品。熬汤的底料有海鲜和大骨等,汤汁是面线糊味道的精髓,熬越久越入味。
图源《泉州味道》
这道其貌不扬的小吃,给海内外许多泉籍的乡亲华侨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让漂泊的他们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根在泉州。
同样活跃在泉州人日常记忆中的,还有小吃土笋冻。
闽南人称为土笋的这种食材,藏在沿海滩涂的淤泥里,实际上是一种学名星虫的环节软体动物。
图源《泉州味道》
挖土笋并不难,但近些年土笋产量减少,更需要的是耐心。好的土笋滚圆细长,肉质鲜美。
追求古法制造的泉州人,一定会用柴火熬煮,让土笋中含有的胶质溶于汤中。熬煮完毕后捞出土笋,装入碗中,浇上清亮的汤汁,再放上冰块,让其冷却凝固。
图源《泉州味道》
最终成型的土笋冻晶莹剔透,再淋上蒜泥,香醋、酱油秘制的酱汁,提鲜去味,就可以上桌了。
坚守在人,传承也人,泉州古早的味道经过岁月的淘选,依然留在今日的餐桌上,这是机械化流程生产无法比拟的。
在历史上,泉州一直都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之地,中原人不断南下定居闽南,泉州人出海南洋又回乡,各地的味道都汇集在了刺桐。
在这座弥漫着海商文化的开放城市,食材与烹饪记忆也随着人们的迁徙,在这里不断落地生根,交流融合,最终变成了乡愁的代名词。
余光中在八十三岁时,回到故乡泉州,写下了被称为泉州版《乡愁》的长诗《洛阳桥》,道出了远在他乡的泉州人的心声: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