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不是一线城市,没有大都市的烦嚣热闹,也没有大西北的辽阔,经济不算发达,景点也不算著名,而最吸引游客的就是当地的美食了。我就从美食入手,开启潮州的吃喝玩乐。
潮州老城“粿”文化
“粿”是潮汕、福建、台湾、海南等地区传统地方小吃的一种统称,原意是用米磨成粉后制作出来的食物,现在衍伸为糕点、点心的意思。
相比其他地区,潮州的“粿”文化是保留得最为完整和地道,当地许多小吃依然用“粿”来命名,例如咸水粿、草粿、红桃粿、无米粿、粿条、粿汁等等,潮州人可以将简单的米食来一个七十二变。
在潮州的酒店,入住只是房内已经摆好了小吃“草粿”。这是一种样子像极了龟苓膏的食物,吃起来甜润嫩滑、清凉爽口,草粿草是主要的食材,又叫仙人草,是不是有点熟悉,其实草粿就是仙草,这是盛夏清热解暑的必备食品。
酒店每天都为我们准备两碗,夏日炎炎游玩过后,能吃上一碗草粿实在太舒心了。
草粿、水果及绿豆饼“咸水粿”就是用米浆做成的小碟子般的粿皮,中间放上热乎的萝卜干,潮州当地最为地道的廉价小吃。
牌坊街西边的入口处有一家现做现卖“咸水粿”的,特别多人排队,而且不少还是本地人,不仅买咸水粿,还买萝卜干。顾店是一位老奶奶,大清早开店,一边用炉子煮着萝卜干,一边用蒸笼热着粿皮。
我也凑热闹买了一盒15元的小份,老奶奶将粿皮放进塑料盒里,数量多得铺满整个盒子,再将刚从炉子里捞出来的萝卜干一点一点地放在粿皮上,一层大概有10多个吧,铺完一层又一层,小份大概30个左右吧。太多了吧!
但其实看上去很多,吃起来真不多,一口一个咸水粿,粿皮无味但润滑有嚼劲,萝卜干咸甜适中,两者搭配简直绝了,我吃得停不下来,一个人差不多吃完了一份。
咸水粿转角处的人气咸水粿店铺说起“粿”文化不得不提“粿条”,这是当地人的主食,我在潮州几天都没有吃过一颗米,不是汤粿条就是炒粿条。
所谓粿条样子像极了我们的河粉,但是宽度比河粉要窄。虽说两者都是用米浆加薯粉而制,然而比例不一样,粿条的米浆占比更重,吃起来更有米的香味,顺滑爽口,河粉的粉较多会相对更黏糊。
牛杂加牛肉粿条冷知识:东南亚如马来、新加坡等有种粉条叫“贵刁”,其实就是潮汕话“粿条”的译音,所以若到了东南亚旅行,别被当地的“马来特产”贵刁忽悠了,其实就是源自大广东的美食。
当地人将粿条当主食,我每天的早餐就从一碗牛肉丸粿条开始,吃到现在都有点怕怕的。
早餐的肉丸粿条二十二座牌坊街
潮州历史悠久,于隋朝建州,自此可谓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当地人建立牌坊传颂功德、科第突出、节义等,明清时期最为鼎盛,曾有牌坊91座,坐落在城里城外各处,被誉为“牌坊城”。
牌坊街一角然而,由于牌坊过于悠久,年久失修,出现了大面积的松动与损伤,还曾经突然倒塌并压死了一名路人,导致整个牌坊群面临被拆除毁灭的危机。幸运的是当时的文物保护组织为保存有价值的牌坊,提出将文物修复改造并集中保护,虽然最后保存下来的牌坊寥寥无几,依然对今时今日的潮州古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现在的牌坊街以太平路为主,从东到西共有22座牌坊,都是四柱三门,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镂雕之‘双龙戏珠’或‘龙凤卷草’之类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插柱础等,沉淀了多年的历史底蕴,经过牌坊之下能隐隐感受到昔日的辉煌。
熙熙攘攘的牌坊街牌坊街四柱三门的牌坊牌坊街位于老城的心脏地带,是游人的必打卡之处,也是本地人喜欢闲逛的地方。老字号的食肆鳞次栉比,当然少不了“潮州三宝”的店铺。
所谓“潮州三宝”就是老香黄、老药桔、黄皮豉,有着化痰去咳嗽,清嗓子润肺等功效,然后在旅游点的手信价格不便宜,本地人一直劝我不要在这里买,所以想要买三宝当手信的朋友可得注意了,适当地砍砍价还是必须的。
夜幕下的配方接石狮子三轮车逛古城
潮州城内有新八景,广济桥、广济城门、开元寺、韩文公祠、许驸马府等,景点非常集中,基本上步行几百米就能到达其中之一,走路固然能更细致地深入老城,但想想要在大热天之下走一天,还是蛮痛苦的,于是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坐人力三轮车。
其实人力三轮车并非全人力,大部分三轮车都添加了动力装置,只不过师傅坐在前面偶尔骑两下。坐这种拉车的优胜之处,就是边走访每个景点的同时作为本地人的师傅会介绍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还颇为生动有趣。
30元就能轻松徜徉古城,且更深入了解这个地方,何乐而不为呢?
三轮车是地道的游览方式为我们拉车的师傅三轮车让我印象深刻的景点是许驸马府,这是唯一的“民间驸马”。
北宋年间,潮州贤士之一的许珏迎娶了当朝皇帝的女儿德安公主。按道理公主为尊,驸马都会入赘皇宫,然而这位许姓驸马却成功将公主接回家,从侧面反映了潮州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
皇帝当然不舍女儿,为使她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便在当地兴建了一座“府第式”民宅,方正规矩的布局,整体共有11口天井,下雨的时候天地相接,合二为一,也有财源不断、猪笼入水的意思。
许驸马府“源于古老的地主庄院,以后因当地根深蒂固的宗族制,使其演变为带护厝与后包的形式”,“方正规矩的布局(许府整座面阔42米,进深47米),出檐平缓且呈弧形弯曲的屋顶,起翅的翼角,二层的蝴蝶瓦,刻着古朴莲纹图案的木门簪,高高的门槛,紧密的窗棂,竹编的灰墙以及雕饰简单的梁柱等等。而那三进的院落,五间过的开间,既有从厝,又有后包。”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对这座以中庭为中心,主次分明的建筑的描述,也是现存潮州“府第式”民宅最初的形制。
驸马府结构图师傅告诉我们,当年的许氏已是盛族,其后人遍布粤东各地,每年10月24日是许氏家族的祭拜之日,当天只要姓许的都可以免费进入许驸马府进行祭拜。不说不知道,原来鲁迅的红颜知己许广平也是其中一人,可见许家的后代都颇为显赫。
驸马府内部驸马府参观过后,师傅又领我们到了另一处古迹“己略黄公祠”。
这座公祠被当地人誉为“潮州木雕及石雕的艺术殿堂”,其精美绝伦的雕刻在门口的横梁上就能看见,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墙上雕刻则是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层次分明,入木三分。
可惜的是由于疫情,只能在外参观公祠,不能入内。
己略黄公祠只能在外参观精致繁复的雕刻年份已久依然美轮美奂坐标:整个潮州老城
价格:开价40元,可以砍价至30元,坐4-5人
Tips:有一些景点如许驸马府、广济桥、开元寺等,可以买票入内参观,师傅会在外面等候,如果不想师傅等候太久,建议先巡视一轮所有景点,最后让师傅载你去一处需要入内慢慢欣赏的地方。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游览过程中有一处“购物点”,师傅带我们去一个卖潮州三宝的老店,他说是最正宗的,让你选购,不过并非强制。当时我就说我受不了果皮的味道,不买了,于是师傅马上就掉头带我们走了,不会强迫消费,挺地道的。
师傅口中最正宗的“潮州三宝”十八梭船二十四洲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一听这只民谣,就能大概感受到广济桥的故事真多。
广济桥潮州昔日曾是广东省的东大门,江河对面的饶平古时候隶属福建,因而潮州为抵御外敌,建有广阔连绵的城墙。后来外敌赶走了,洪灾却来了,江河泛滥,于是城墙又作为最重要的抗洪防水的防线存在,才使得这座老城免于被洪水淹没。
潮州的这条江河现名“韩江”,也是大有来头。
最初这条江叫做恶溪,因为江中有许多鳄鱼,专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们都提心吊胆。唐朝年间,当时的韩愈为官,要知道文人做官傲气十足,说话直肠直肚,一不小心得罪了朝中权贵,被陷害而贬至潮州,虽然在此只有短短八个月,却为当地做了不少功绩,其中一项就是治理恶溪的鳄鱼。后来人们把韩愈治鳄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叫做“韩渡”,此江便叫作“韩江”。
韩江广济桥立于韩江之上,排有十八艘船作浮桥,建有二十四座各不相同的亭台楼阁,所谓“一里长桥一里市”,独树一格的广济桥是潮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伫立大江余年,是世界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浮桥也叫梭船,开启的时候有通航与泄洪的作用,闭合时就是连接东西两岸,便于通行。
十八艘梭船建造成的浮桥清朝雍正年间本有两只鉎铁牛分立浮桥的东西两侧,用于“镇桥御水”,而在道光时候,一场洪灾冲垮了东桥鉎牛所在的桥墩,鉎牛也随之坠入江河,所以有“二只鉎牛一只溜”的说法,而现存桥西的鉎牛面朝大江,依然乖乖地看守着韩江。
鉎牛民谣鉎牛的介绍中国有四大古桥,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齐名,这座桥的美不仅在于凉亭的设计独特,而是因为其背后的故事。“二十四座亭二十四个样”,还有二十四个故事,如果要逐一了解,短短几百米估计一天都走不完。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解说,希望大家有机会亲身到此感受历史的魅力。
“民不能忘”牌坊凉亭各有特色广济桥我们在桥上走走停停,虽然烈日当空,但江风挺凌冽的,且凉亭的设计更有助风力增长,走在桥上一点不觉得热,还非常舒服,我们不知不觉也走了将近2个小时。顺便遥看了江对面的韩山师范学院,当地著名的学府,也是值得游览的景点之一。
广济桥广济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25.html